一首很接地气的七律,曾获诗歌大赛一等奖,展现出美好乡村的画面
发布时间:2025-08-31 06:58 浏览量:1
古诗词中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品数不胜数,孟浩然走访田家,欣喜地吟诵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辛弃疾闲居故园,看见竹篱绕着茅舍,溪边长满青草,当即题写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范成大下乡考察,发现田埂上的老农用锄头划开新土,孩子们也模仿大人在桑树下挖坑,于是便深情地刻画出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趣景。
当代一位草根才子也创作了一首反映乡村生活的诗歌,却显得不落俗套。下面分享一首很接地气的七律,曾获诗歌大赛一等奖,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画面。
一个老农的欢歌
作者:汪梦之
山歌不唱旧时腔,自演自编情趣长。
满院桃花争曙色,一湾溪水淌春光。
种田无税天荒破,养老有金茶饭香。
最是丰年销特产,鼠标轻点到西洋。
汪梦之的这首诗在山西太平杯律诗大赛中斩获一等奖,读完全诗,应该说这绝非偶然。这首七律跳出传统律诗的典雅框架,就像一缕带着泥土气息的春风,用农民听得懂、可以产生共鸣的直白口语,活色生香地描绘出新时代农村的新变化、老农的新生活。
开篇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过去提到与农民相关的诗作,要么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诉苦,要么是文人笔下采菊东篱下的理想化田园,总隔着一层“旧腔调”。
作者没有拾人牙慧,而是自编自唱,“情趣长”三字特别传神,不是装出来的热闹,而是发自内心的欢喜。日子过好了,才有闲心、有底气编唱山歌。
“满院桃花争曙色,一湾溪水淌春光”,颔联写景生动。传统田园诗里桃花常带有落花流水的愁绪,溪水多是逝者如斯的感慨,汪梦之笔下的桃花不是孤单的几棵,而是热热闹闹的满院开放。“争曙色”是抢着迎着晨光盛开,就像老农盼着日子越来越好的劲儿。
“一湾溪水”不是静流,而是把春天的生机、温暖全装在溪水里,流进院子、流进田里,也流进老农的心坎里。作者用山村中常见的桃花、溪水做比兴,不见一个“好”字,却写出了农村的自然之美、以及乡亲们对未来的期盼。
“种田无税天荒破,养老有金茶饭香”,颈联尤其戳中乡亲们的心窝子。曾几何时种地就要交税,如今取消了农业税,这不就是打破了天荒吗?种地没了负担,老了还有依靠,实实在在的好事,全落在乡亲们的日子里。
“茶饭香”三字特别朴实,心里踏实了,粗茶淡饭也觉得很香。这两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传达出农村经济的大变化、农民生活的安全感,比任何口号都实在,让人一看就懂,一懂就暖。
最后一联更进一步,以前农民怕丰收,因为担心田里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现在不一样了,“丰年”不仅收成好,还能把特产卖出去,而且是“鼠标轻点到西洋”。
大家不用再赶大集、跑县城,只要坐在家里点个鼠标,自家的黑米、红枣就能卖到远方。老农的形象也从只会种地的庄稼人,变成了懂经营、又跟得上时代的新农民。
全文看似直白,其实藏着巧思,虽然不见生僻典故,不用华丽辞藻,却能把时代政策、农村变化揉进日常场景,既不生硬,又有力量。新时代的农村不是只有黄土和庄稼,还有桃花与春光。作者通过独特视角,很接地气的文字,描写出真实的快乐,也谱写了一曲朴实、动人的田园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