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水平极高的七律,深厚浑雅,更显锤炉之妙

发布时间:2025-09-22 07:02  浏览量:1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富庶,繁荣的诗坛上也涌现了很多杰出才子,他们的不朽作品更是堪称华夏文明史上的璀璨华章。盛唐的国度里从不缺乏凝视山河的眼眸,那些提笔能赋、纵目能吟的才子,经常可以信手拈来,却显得如有神助。

他们描写朱旗映山、猎骑归苑,笔下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眺望宫阙连台、夕阳铺野,便会兴致盎然地歌咏太平气象。曾经有一位诗人,就曾将胸中抱负寄于风物,把对盛世的认同揉进笔墨。下面分享王维水平极高的七律,深厚浑雅,更显锤炉之妙。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盛唐 · 王维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王维,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的诗歌作品诗画融合,清新自然。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开元年间,王维此时正担任太乐丞、监察御史等职,尚未经历安史之乱的沧桑,闲暇时光经常是王公大臣们的座上宾。

温汤” 即位于骊山的华清宫,乃是唐玄宗时期帝王游幸、朝官伴驾的重要场所。“韦主簿五郎”是指太常寺主簿韦氏,王维对韦氏同题之作进行唱和,此诗即属于彼此间的酬答之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盛唐气象的礼赞,同时也抒写了文人墨客的高雅情怀。

开元年间的唐朝国力鼎盛,华清宫作为帝王行宫,既是政治活动的延伸地,也是文人雅士展露才思的舞台。王维当时正值壮年,仕途顺遂,对王朝的繁荣充满了认同感,并用其出色的文采,展现出大唐盛世的辉煌和繁华。

起首两句展现出一幅壮阔的画面,汉家君主的行宫,连着高敞台榭;关中平原的一半,都被夕阳照亮。夕阳笼罩下的关中平原,显示出王朝疆域的辽阔,更令作者情不自禁地颂扬其雍容气象。

汉主”代指唐朝皇帝,“离宫”指帝王出巡时的行宫,这里暗含规制之高、形同别苑的华清宫。“露台”本指汉武帝为求仙所建的高台,此处借指高台建筑。这些宫殿台阁连绵起伏、直连天际,显得无比壮阔,暗含盛唐帝王的气魄。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青色的骊山上,到处都被红色的旗帜所环绕,彰显出皇家仪卫的盛大与威严。碧绿清澈的山涧溪水,仿佛是从华清宫的殿阁中流淌出来。作者巧妙地写出了宫殿依山而建、流水入园的特点。“翻”,在此是反而的意思。

作者将各种色调相互映衬,使得整个场景显得绚丽夺目。一个“绕”字,刻画出红旗围绕青山的画面,而涧水流动又以灵动的线条,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颈联充满了生活气息,“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骊山下新丰县的树林里,游客们悠然地穿行其中;而在华清宫的城楼边,外出打猎的勇士们正骑马归来。

作者在此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行人动作迟缓,若隐若现;狩猎速度较快,一目了然,两者相互映衬,让整个场景变得鲜活生动。清代沈德潜曾夸奖这首诗的对仗如行云流水,无斧凿之痕。

当代学者叶嘉莹对此也曾感叹:“王维写行人、猎骑,从不写其形,只写其度、回的姿态,留白处恰让读者见出画面的生动,这是诗与画的最高融合。”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结尾将韦主簿比作汉代辞赋家扬雄(字子云)。扬雄曾经作赋赞美汉代的甘泉宫,王维将韦主簿的温汤之作与扬雄的《甘泉赋》相提并论,既紧扣主题,又以扬雄的才高而傲,暗合韦主簿的文职身份,典故与现实无缝衔接,尽显文人的雅致用心。

作者不仅写景赞友,而且通过描写离宫的恢宏、青山的庄重、猎骑的生机等画面,表达出对大唐王朝政通人和、国力强盛的赞美。这种以景喻世的手法,比直白的歌颂更显深沉。同时作者通过赞美友人,也从侧面展露出自己的文学品味,为他后期归隐辋川的人生选择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