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叹《滕王阁序》

发布时间:2025-08-11 15:38  浏览量:4

七律·叹《滕王阁序》

洪都竣阁俯江流,

一序横空镇九州;

墨卷风云鹏翼折,

文倾昌曲凤毛羞。

落霞孤鹜惊霄汉,

秋水长天耀斗牛;

帝子笙歌千载后,

彩虹犹恋第一楼!

各位师友:吾乃对联圕长,本名杨家覠。今分享拙作《七律·叹》共各位师友品鉴。此诗实乃吾登临滕王阁,遥想王子安(王勃字子安)当年挥毫盛景,心潮激荡,不能自已而作。且听吾细细道来其中肺腑:

1. 起笔定乾坤,叹序文之不朽 (首联:洪都竣阁俯江流,一序横空镇九州。)

“竣阁”之“竣”—— 凝固的辉煌瞬间与时代背景:

“竣阁”之“竣”,取“竣工”之本义。此字用意极深:

凝固盛典时刻:“洪都竣阁俯江流”,开篇即定格在滕王阁落成(竣)之时!彼时新阁初成,飞檐斗拱,彩绘丹漆,巍然矗立于赣江之滨,其崭新雄姿,傲然“俯”瞰滔滔江流,气象万千。一个“竣”字,瞬间将读者拉回那场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的盛大宴会现场。

奠定序文诞生背景:此字绝非闲笔,正是为王子安那篇千古奇文的诞生张本!若无此“竣”阁落成之盛宴,何来阎都督遍请名士、欲显婿才之雅集?又何来王子安当仁不让、即席挥毫之壮举?“竣”字精准点明《滕王阁序》诞生的*特定历史时刻*——一座名楼的落成庆典。此阁甫一“竣”工,便因王子安之序而获得不朽灵魂,其巍峨之姿(俯江流)与序文之辉(镇九州)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那个永恒的瞬间。

暗含“惊艳亮相”:可谓“一亮相便惊艳四方”,新阁落成,本身已是洪都盛事;而王子安之序,更如锦上添花,不!是如日月经天,使此“竣”阁甫一亮相,便震惊寰宇。是“竣”阁之“形”遇“序”文之“神”,共同成就了这场震古烁今的“惊艳”!

吾登上滕王阁,遥想当年王子安立于新修之滕王阁上(洪都竣阁),但见赣江浩荡,奔流脚下(俯江流)。此阁之高,此江之阔,已令人胸襟大开。然吾心所思所想,非仅眼前景,更是千年前于此地诞生的那篇旷世奇文!“一序横空镇九州”——此句乃吾全诗之眼,亦是最深之慨叹。王勃《滕王阁序》,如惊天霹雳,似彗星袭月,甫一问世,便以其磅礴气势、绝世才华、深邃哲思,“镇”住了整个文坛,光芒“横空”,照耀“九州”!一个“镇”字,是倾倒,是慑服,是确立其千古不移的至尊地位。吾写此句时,仿佛见那纸墨文字化作巍峨山岳,压于心头,唯有“镇”字方能表其万一。

2. 盛赞子安才,叹命运之无常 (颔联:墨卷风云鹏翼折,文倾昌曲凤毛羞。)

此联专为王子安其人其才其命而叹。

“墨卷风云鹏翼折”—— 文字的双刃剑与命运的悲歌:

王子安之笔,真乃神笔!其文章气象万千,吞吐“风云”,如《庄子》中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振翅便能“卷”动天地。此句“墨卷风云”四字,吾自认颇能状其文风之雄浑恣肆。

然而,“风云”之双重意蕴,直指核心,令此联悲慨之意倍增!

“风云”之象:表层自是序文本身气象,其笔墨挥洒间,吞吐天地,涵盖“风云”,雄浑壮阔。

“风云”之祸(关键!):此“风云”更深指王子安早年的政治风波——那篇惹下大祸的《檄英王鸡文》!此文本为沛王府斗鸡游戏助兴之作,却卷入皇子争斗的政治“风云”漩涡,触怒唐高宗,被斥为“交构之渐”,瞬间断送了他的大好前程(鹏翼折——政治生命之折)。此乃王子安人生最大转折点,亦是其心中永恒的痛。

“墨卷”之叹:“墨卷风云”四字,于此顿生无尽唏嘘!王子安的如椽巨笔,既能“卷”动文坛风云,写出《滕王阁序》这般光照千古的华章;却也曾“卷”入无情的政治风云,招致灭顶之灾。这“风云”,是才情亦是劫数,是壮阔亦是凶险。一个“卷”字,道尽文字之力与命运之诡谲。

然“鹏翼折”三字,笔锋陡转,沉痛万分!此鹏何其壮伟,其翼何其劲健,奈何天妒英才,竟中途“折”翼!王子安如大鹏初展翅,便溺于南海,年仅二十有七。吾每念及此,未尝不扼腕长叹。此句既极言其文如鹏搏九天,更痛惜其命似鹏翼早折,双重慨叹,尽在其中。

“鹏翼折”之悲:“鹏翼折”之痛,于此有了更具体、更深重的指向:

政治生命之折:因文字卷入政治“风云”,这只本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其志向才华在序文中表露无遗),翅膀尚未完全展开,便遭无情摧折(被逐出王府,远走他乡)。

肉体生命之折:政治上的沉重打击,漂泊的艰辛,或许也为后来英年早逝(惊悸溺水)埋下伏笔。双重“折翼”,令人扼腕长叹!此句实乃全诗“叹”字最沉痛处——叹绝世才华因文字贾祸,叹青云之志终成泡影。

“文倾昌曲凤毛羞”:“昌曲”者,文昌、文曲二星也,主天下文运。“凤毛”者,稀世珍宝,喻指难得之才俊。吾谓王子安之文章,其光华璀璨、才情卓绝,足以令天上的文昌、文曲二星为之“倾”倒!人间那些被称颂的“凤毛麟角”般稀有的才子,在他的光芒面前,也唯有“羞”愧汗颜,黯然失色。此句是极致的推崇,是断言其才冠绝古今,非人力可及,直通神明!

3. 化用千古句,叹意境之永恒 (颈联:落霞孤鹜惊霄汉,秋水长天耀斗牛。)

此联乃全诗最显处,亦是吾对王子安神来之笔的顶礼膜拜。吾直接撷取其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联千古绝唱入诗。

然非简单照搬。吾以“惊霄汉”配 “落霞孤鹜”:试想,那绚烂的晚霞与孤独翱翔的野鸭齐飞的画面,其灵动之美、寥廓之境,是何等震撼!直教高远的云霄和银河(霄汉)都为之“惊”动!一个“惊”字,是吾读此句时内心的真实写照,亦欲传达其意境超尘脱俗,非凡间所有。

又以“耀斗牛”配 “秋水长天”:秋日江水澄澈,与无垠的天空融为一色,那是一种怎样的明净与浩瀚!其光其彩,辉映天地,仿佛连天上的斗宿、牛宿(斗牛)都被其照亮(耀)!此“耀”字,既写景之清朗光明,更喻王子安此句如日月之辉,永恒照耀着文学的天空。吾化用此句,是向经典致敬,更是惊叹于王子安捕捉自然之魂、营造永恒意境的神奇能力。此景此句,历千载而弥新,永耀文坛!

4. 收束归一楼,叹斯文之伟力 (尾联:帝子笙歌千载后,彩虹犹恋第一楼!)

尾联乃全诗落脚点,亦是吾最深沉的感悟与赞叹。

“帝子笙歌千载后”: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建此高阁,宴饮歌舞(帝子笙歌),何等煊赫奢华。然千载光阴流转(千载后),帝王的威仪、宴乐的喧嚣,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随风而逝。

“彩虹犹恋第一楼”:然而,你看!今日滕王阁上,一道绚丽的“彩虹” 跨越天际,仿佛对这“第一楼” 依依不舍,眷恋(恋)不去!此“彩虹”寓意极丰:

它是眼前实景,雨霁天晴,长虹卧波,为名楼添彩。

它更是象征!象征王勃那篇《滕王阁序》本身——它如一道跨越时空的文学彩虹,历经千年风雨,光彩永不消褪!

它象征王勃不朽的才华与精神——虽生命短暂如虹,其光华却永恒璀璨!

它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滕王阁能成为“第一楼”(天下名楼之首),名垂千古,其不朽的根基何在?绝非帝王的权势与一时的享乐,也不是滕王阁的雄伟建筑,而全赖王子安那篇光照千古的《滕王阁序》! 是斯文赋予了此楼永恒的灵魂!彩虹“犹恋”,实乃历史、天地、文心对这篇不朽杰作最深情的眷顾与加冕!一个“恋”字,道尽吾无限景仰与感慨。

由此可见,“恋”绝非寻常眷恋。千载之下,帝王笙歌早成绝响,土木楼阁亦屡毁屡建。那道跨越时空的“彩虹”,它所眷恋的,岂是砖瓦木石构筑的物理空间?

恋之所指:它所深情“恋”慕的,是萦绕于此楼之上的不朽精魂——王子安那篇震古烁今的《滕王阁序》!是这篇序文,赋予了滕王阁超越时空的文化生命,使其成为中华文明殿堂中当之无愧的“第一楼”。彩虹,是天地间至美至幻之象,以此喻序文之永恒魅力,喻王子安才华之璀璨夺目,喻斯文伟力之穿越时空。彩虹“犹恋”,正是历史、天地、文心对这篇杰作最深情的致敬与永恒的铭记。若无此序,此楼焉能称“第一”?此“恋”,归根结底,是文化对不朽杰作的永恒眷恋与加冕,“恋”字专属序文不朽之魂!

各位师友,吾作此诗,非仅为咏阁写景,实乃为王子安其人其文,发一浩叹!

叹其文:横空出世,镇服九州;墨卷风云,意惊霄汉!

叹其才:文倾星斗,羞煞凤毛;鹏翼虽折,光耀千秋!

叹其功:帝子楼台,因斯文而不朽;洪都形胜,赖此序而永恒!一道彩虹,便是历史对此最瑰丽的见证与颂扬!

叹其命:天纵英才也妒才,英年早逝最悲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怀!

吾登斯楼,临斯江,诵斯序,唯觉子安英灵不远,其文如江流浩荡,如长虹贯日,永镇吾心,永耀吾华!拙作能有幸得诸君品评,亦是此序不朽魅力之又一明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