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鸡檄断仕途:王勃因《檄英王鸡》改写人生
发布时间:2025-09-13 21:50 浏览量:1
笔落惊风雨,文成陷厄途。一篇戏谑文,千古叹遗恨。
滕王阁
公元668年,大唐沛王府内,十九岁的天才少年王勃挥毫泼墨,为一场皇子间的斗鸡游戏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檄英王鸡》。文中他以华丽的骈文写道:“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
这篇本是助兴的游戏文字,却让王勃的人生陡然转折。曾经称赞他为“奇才”的唐高宗李治看到此文后勃然大怒,斥为“歪才”,随即下令将王勃逐出沛王府。谁能想到,这样一篇斗鸡檄文,竟成为这位初唐才子一生最后悔的时刻,也因此彻底断送了他的仕途。
一、天才少年的辉煌起点
王勃,字子安,出身山西名门望族。他自幼聪慧过人,六岁能作诗,九岁读《汉书》并能指出大学问家颜师古注解的错误,撰《指瑕》十卷,十六岁便科试及第,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命官。
他的才华甚至引起了唐高宗的注意。十五岁时,王勃向高宗献《乾元殿颂》,高宗惊叹 “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十七岁那年,他被任命为朝散郎(相当于现在的正县处级官员),并被安排到沛王府担任修撰,陪伴十岁的皇子李贤读书。
二、一纸檄文改变命运
乾封三年(公元668年),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均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子)沉迷于斗鸡游戏。王勃为助兴,以沛王鸡的名义,写下了《檄英王鸡》这篇骈文。
文中王勃极尽才思,引用四十多个与鸡有关的典故。开篇从“昴日星君,司晨啼晓”写起,谈及祖逖闻鸡起舞、孟尝君鸡鸣狗盗、淮南王刘安鸡犬升天等历史典故。他赞美鸡“文有凤冠,武有利爪,雌能称霸,雄能称王”,将两鸡相斗的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
然而文中“两雄不堪并立”、“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等句子,在唐高宗看来却充满了暴力和挑拨意味。
高宗李治为何对一篇游戏文章如此愤怒?原来,唐朝皇室有过多次兄弟相残的惨痛经历。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才登上皇位;高宗自己的儿子们也曾为争夺皇位明争暗斗。看到王勃文中“两雄不堪并立”这样的字句,高宗立刻联想到皇子间的权力斗争,认为这是在挑拨离间,当即龙颜大怒。只有以牺牲王勃的前途来换取后世的太平。
三、颠沛流离的悲剧人生
被逐出长安后,王勃的仕途刚刚开始就宣告终结。他开始了在川蜀地区的漫游生活,写下了《早春野望》《羁春》《蜀中九日》等诗作,表达了对长安的思念和仕途无望的苦闷。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这首《蜀中九日》道出了他当时的孤寂与无奈。
在蜀中云游的日子里,王勃还在无意中结识并启蒙了初唐的另外一位著名诗人---陈子昂,在王勃的引导下,陈子昂弃武从文,深钻经史,学涉百家,为其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年后,王勃悄悄返回长安想参加科举考试,却得知自己永远失去了参考资格。在友人帮助下,他在虢州(今河南灵宝)谋得一个参军职位。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他——因收留并随后杀害犯罪的官奴曹达,王勃被判处死刑。虽遇大赦免死,但他的父亲却因此被贬为交趾(今越南北部)县令。
675年,怀着对父亲的愧疚,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途经洪州(今南昌)时,他写下了不朽名篇《滕王阁序》。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以及“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言壮语,展现了他虽遭厄运却不屈服的胸怀。
遗憾的是,这篇杰作也成为他生命的绝响。探望父亲后,王勃在渡海返回途中溺水惊悸而亡,年仅二十七岁。
四、千古遗恨与历史反思
唐高宗后来读到《滕王阁序》,不禁惊叹“好诗好诗”,当得知王勃已逝时,连叹“可惜可惜”。然帝王的一时好感,已无法挽回这位天才诗人的生命。
王勃因一篇游戏文章断送前程的经历,反映了唐代舆论控制的严厉。皇帝允许王公大臣玩物丧志,却不允许文人写文章宣扬这些事情。这种“只允许做,不允许说”的舆论控制,展现了当时统治方式的局限性。
王勃的遭遇也告诉我们:才华横溢者需谨言慎行,尤其是在权力面前。一篇不经意的游戏文章,却触碰了皇室最敏感的神经,最终导致天才陨落,令人扼腕叹息。
假如王勃没有写那篇《檄英王鸡》,或许他会有更长的创作生涯,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但是《滕王阁序》这样的传世之作有可能就不会出现。个人认为正是之前王勃经历的因《檄英王鸡》被贬出京、云游川蜀、入狱直接导致父亲被贬等一系列不如意的人生经历,才导致他在内心深处积累了足够的人生阅历,看清了社会的本质,才使他在路过洪州时找到了灵魂的宣泄口,写下了这篇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奠定他在初唐诗坛的地位。
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王勃的悲剧,成为大唐文学史上最令人痛心的遗憾之一。
千年过去,我们仍在吟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或许这就是对这位天才诗人最好的纪念。
在无知的年纪做的选择,在懂事的岁月默默承受,手机前的我们,又有多少人有着和王勃一样的遗憾,谁的青春都有美好的憧憬,却败给的现实的碎银几两。
- 上一篇:宋词里的周邦彦与李师师故事:床下词人的生死劫
- 下一篇:钱起《送僧归日本》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