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逐句精讲31:“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发布时间:2025-07-09 15:56 浏览量:1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直译是“邺水边盛开的红艳荷花,其光辉照耀着临川才子的生花妙笔上”,放在《滕王阁序》全文语境中,意思是现场宾客的才华,可以跟才高八斗的曹植(子建)以及谢灵运相比,是对与会嘉宾才华的赞扬。
字词释义:
邺水,地名,指邺城,今河北临漳。邺城是古都之一,曾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都城,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及建安七子等文人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建安文学的地理标志。
朱华,红色的花,特指荷花,也有水芙蓉、芙蕖等名称。
邺水朱华出自于曹植的《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指的是曹魏建安文学的时期,是中国文学史的另一次高峰。
光,光辉;照,照耀;临川,地名,指临川郡,今江西抚州;笔,毛笔。
内容赏析: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一句,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滕王阁序》中对魏晋时期文人风采(魏晋风骨)的精妙致敬。
邺水朱华:以“荷花绽放于绿池”的美景为意象,借代以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风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碧绿的池水中,粉红的荷花绽放着,是多么的娇艳,多么的美。所以"邺水朱华"代表建安文学,包括曹操、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的文采风流,其文风刚健、文采风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们的文采启发了后辈谢灵运的文思,是中国文学史的又一次高峰。
内容拓展:
临川之笔,有的人认为是书圣王羲之;因为他也曾经担任临川内史一职,但谢灵运更符合全文原意。谢灵运不但也曾任过临川太守,他的《拟邺中组诗》完美体现了邺水朱花的建安才子们对他创作的启迪,是“光照”一词的的完美体现。
谢灵运是一位有才并且非常狂妄的人物,是诗仙李白的偶像,李白的作品中有200多处都提到谢灵运。
谢灵运曾宣称:天下才华总共只有一石,曹子建才高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虽然他狂出天际,但是对曹植还是非常尊敬,妥妥的子建迷弟一枚。
谢灵运非常向往"邺水朱华",也就是曹魏时期建安文学的文采风流。为此他分别模仿建安七子以及曹丕和曹植,写下了8首的系列组诗。所以对比王羲之,王勃用“光照”是对谢灵运所写的《拟邺中组诗》的概括,谢灵运显然更符合“光照临川之笔”的句意。
此句将曹植和谢灵运联系起来,曹植是建安文学的开篇,谢灵运是建安文学的尾声,这一头一尾,见证了建安文学的辉煌时期。
本句总结: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王勃《滕王阁序》中涵蕴丰富的名句。它运用曹植及谢灵运的精妙的用典、生动的意象、工整的对仗和深刻的象征,赞美了历史上建安文学与谢灵运山水诗两大文学高峰,同时着眼前于当前的滕王阁盛会,盛赞了与会宾客的文采风流,堪与先贤比肩。本句不仅体现了王勃的渊博学识和非凡文采,也完美展现了用典精当、辞藻华美、意境深远的骈文魅力。短短十字,光芒四射,韵味丰满,令人回味无穷。
亲爱的朋友,在《滕王阁序》中,您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一句,欢迎点击下方留言参与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