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小伙发现风水宝地想要迁坟,妻子说不能迁会有无妄之灾

发布时间:2025-08-31 20:09  浏览量:5

李广福的银锭梦

人心里总要有点放不下的东西。有的人惦记着儿孙绕膝,有的人琢磨着开枝散叶。可李广福呢,半夜枕着十来个小银锭翻来覆去,舍不得放下。要说银子,哪家能不眼馋?可谁又知道,他那一锭锭的,攒进来的何止是家底,还有憋闷的委屈和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的辛苦。

别看李广福少年时候也是个“才子苗子”,十年一剑,读得两眼发红,二十岁一举中了秀才,消息一传出去,家里老母亲据说哭了三天三夜,左邻右舍的鸡也吵了一阵。但光有秀才,够干啥?穷书生的日子,天还没亮就在堂里念书,教些比自己还伶俐的毛孩子。考科举,年年试、岁岁试,几年转眼就过去了,可官帽子咬牙不肯落到头上。谁能想到,书袋子里摞满了酸辛和落榜通知,最后他倒跟命低了头。

人说三十不娶寒,四十不富贫。李广福都快奔四十了,屋里偏偏静悄悄的,跟老婆刘氏过了十来年,肚皮上一点动静没闹出来。外头人难免议论——有的说是刘氏身子弱,有的暗戳戳地嘀咕是不是男人那边的事。李广福表面不言语,夜半睡不着的时候却难免空落落,有时候瞅着刘氏,只能拿窗外的蛐蛐声和自己较劲。

有了年纪,日子还那样紧巴巴。李广福省吃俭用,连皮鞋边都舍不得碰,辛辛苦苦盘剥教书的钱,净攒成了一锭一锭的小银子。银子到底不是米面,没法填饱肚子,却能压压心里的慌。今年抠点,明年抠点,挨过十几个穷冬腊月,总算在床下凑够了十一锭。每当夜里无事,把银锭们翻来覆去地摸一摸,心里像点了盏暖灯。

说到这里就得提提他媳妇刘氏。这个女人有几分刀子嘴豆腐心,虽然对子女的事抬不起头来,但瞧李广福摸银子翻来翻去就直乐:“就那几锭银子,怕是能孵小鸡了吧?你说你,银子天天搁枕头底下,也不怕扎着自个儿。”她有时候唠唠叨叨,嘴硬里头带点打趣,李广福倒是乐呵,施施然低头摸他的宝贝疙瘩:“不摸心里不踏实啊,咱们穷啊。”

可村里头也有穷不到一块儿去的。小李贵跟李广福本家,说是侄子,其实祖宗十八代怕都得掰着手指头才能数清。李贵命苦,爹娘走得早,又没个主心骨。屋子破得连雨水都嫌弃,有时候饿几顿便流着口水看别家锅里的红薯。可他机灵,知道李广福有点积蓄,就常蹲在窗台下猫一样往里瞄。

李广福拿银锭那点小癖好,叫李贵早就盯上了。天一黑,看见屋里灯亮银子闪,他心里就拧着一根筋。娘的,连口粥都喝不上,这老头还能枕着银过安生觉?他咬牙,自觉冤枉,心里起了贼心,可愣是没找着机会。

一眨眼,腊月要来了,李贵连头饱饭都摸不到。晚上又溜到李广福家,冻得背贴着墙根,苦等着机会。正巧这天,刘氏肚里翻江倒海,半夜里火急火燎地往茅厕跑。门虚掩着,李贵咬了回牙,弓着身子鬼鬼祟祟进屋去了。

屋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床上李广福其实早已醒了,闭着眼等老婆回来。忽觉枕头一沉,他本以为是刘氏回了,心里嘀咕着,干脆拢着炕洞的火苗点了油灯。

灯一亮,李贵的脸也亮了出来——这少年来得也不是时候。李广福一看,心里苦笑,面上却绷着声:“你这孩子,平日里不声不响,怎么就起了小偷小摸的心思?”

话说到这,换作别家少不了推搡叫喊,但李广福心尖上还是那点亲情。“阿贵啊,你要饿了说一声,李家族里还能让你真饿死?”他把一堆银锭往前一推,腔调缓和下来,“银子拿去吧,快走,别再让你婶子撞见害了你。”

李贵脸白了,接着就跪下磕头,眼泪鼻涕一块下。他想不明白,这世道穷成这样,还有人说放就放。银锭拿在手里都烫。李广福催他快走,李贵到底还是拎着银子跑了。

等人一走远,李广福才缓出劲来,大声唤了几句“抓贼”,等自家老婆回来。他把丢银子的事说得天花乱坠,刘氏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骂天骂地一宿。李广福劝慰:“命里有时终须有,没了就没了,破财免灾,总比被贼伤了好。”

这一夜事高一脚低一脚传开了,左邻右舍都说可惜。刘氏念叨着,连日里都挂着脸,可李广福外头愈发淡定,仿佛胸口卸下一块大石。

之后的事情,好像一下子就顺了。他那个闷闷不乐十多年的学生,转年考了个解元,李广福名气在乡里的一夜窜高,还被大户人家请去教书。日子宽裕,人也心宽。再后头,刘氏居然有了身孕,这日子一下子热闹起来。几年里,一儿两女都落了地,全家沸沸扬扬,终于把那些冷炕冷被子甩了个干净。

日子转好了,李贵那头也辗转成章。拿着银子,多少心口都有根刺——李贵到底没迷失下去,反手做点小生意,还真有了门路。日积月累,人也精明老道,从个穷小子混成了小有资产的庄户。成家立业、娶了邻村的姑娘,那银锭到底也是变成了米面和好命。

每逢夜深,李贵还会跟老婆提起那一夜,他说:“要不是广福叔,我早就不是人了。”这事没完——人心里的恩,有时候比银子还沉。

年复一年,有一年麦子快熟了,李贵支了个棚子守夜,怕有贼来偷麦。他坐在棚里出神,忽听田地里有两团黑影兜圈。跟过去一看,是两个道士模样的人,手里还捏着杨柳枝。李贵一开始以为是偷麦子的,结果耳边听着俩人争来争去,说是在比试风水、找吉地。两人各在田里插了柳枝,说十天后不枯的就是宝地。

李贵起了心事,把这差事记在心里。过了期限一瞧,果然有一处柳枝依然翠绿不枯。他想是不是该把爹娘埋过去,可老婆一听连连摇头:“好地德不配位,反累到咱家。”说话间俩人一合计,想起老恩人广福叔随口提过要给父母迁坟,索性把这块宝地悄悄留给了他。

这件事,刘氏也有巧思,她想既然要报恩,这不正是机会?两口子一合计,连夜把李广福父母的坟偷偷迁了过去,将自个儿爹娘也依在一旁,风风水水,不分彼此,恩也算还上了。

光阴溜得飞快,转眼又十几年,李广福家的小儿子科举得中,仕途通达。人家说这李家、李贵家,都是有福的,“人善有善报”。

然而,人间的秘密总是藏不住的。李广福年高八十时,有高人来访,指问祖坟不是吉穴,偏巧说李贵家那块正是福地。族长来说此事,李贵一听索性撂下老实话:宝地早已暗中为李广福家让了位。说完,俩家祖坟重新修缮一遍,李广福当面称谢,李贵推辞得俩手乱摆,心里却安宁。

往后的事像流水账一样,李家出了状元,李贵家也有了个把做官的。风水讲究,但人心的善恶才是根本。有人说这大世道轮回,谁欠谁、谁还谁,账面虽算不清,可人情自有回流。

有时候我在想,这百年人生到底值什么?李广福的那一锭锭银子、李贵的三番五次抉择,还有两家人纠缠的几十年,可能谁都没真的算过个明白账。但日子过到头,有人安枕无忧,有人心里踏实,说到底,是一个“心安理得”。

你我也许一辈子都用不上风水,也没那么多银锭可枕着,但人讲人情、生生息息,总归不能只算计些明面上的得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