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盲人说书传信
发布时间:2025-10-01 16:06 浏览量:1
明朝万历年间,清河县城东头的清风茶馆,近来的生意格外红火。这不,刚过晌午,茶馆里就已经挤满了茶客,众人嗑着瓜子喝着茶,目光都聚焦在台子中央那位身穿青布长衫的盲眼说书先生身上。先生名叫许忘川,约莫四十上下年纪,双眼紧闭,面容清癯,一根磨得油亮的盲杖静静靠在桌角。
“啪!”醒木脆响,满堂皆静。
“诸位看官,今日咱不表那才子佳人,也不讲那绿林好汉,单说一桩咱们这市井街坊间,那披着人皮、行着鬼事的勾当!”许忘川嗓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沙哑磁性,字字句句都能钻进人心里去。
对面街上,气派的“济生堂”药铺金字招牌在阳光下晃眼,伙计在门口殷勤迎客,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只是那济生堂的胖掌柜贾贵,此刻正阴着一张脸站在自家门槛内,竖着耳朵听着对面茶馆里传来的说书声,手里攥着的两个核桃转得“嘎吱”作响。
“……却说那药铺掌柜,名唤贾仁,面如弥勒,心似蛇蝎!专将那霉变的药材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本该用三钱的人参,他克扣成一钱,换做那萝卜须子充数!诸位可知,是药三分毒,这不对症的假药、劣药,吃下去轻则延误病情,重则……”许忘川说到这里,刻意顿了顿,茶馆里落针可闻,只有他沉重的呼吸声。
“城西卖炊饼的陈老憨大家可认得?他家那小幺儿前些时日染了风寒,就是用了这贾仁店里的假黄芪,可怜那孩儿……浑身紫斑,高热不退,没熬过三天就……唉!”一声长叹,带着无尽的悲凉,让在场不少知道陈家的街坊都跟着红了眼眶。
“岂有此理!”台下有年轻气盛的后生忍不住拍案而起。
“后生莫急,”许忘川虚按一下手,声音压得更低,仿佛在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那贾仁做下这等亏心事,岂能不留后手?他有一本真账册,上面一笔一笔,记得全是这些见不得光的黑心账!就藏在一个……常人绝想不到的去处。”
“在哪儿?”有人急切地问。
“啪!”又是一声醒木,惊得众人一颤,也惊得对面药铺的贾掌柜浑身一哆嗦。只听许忘川一字一顿,清晰地说道:“就在那药铺后院里,那口废弃多年的——枯、井、之、中!”
“他就不怕被人发现?”
“嘿,一个枯井,谁会在意?正所谓灯下黑哇!”许忘川摇摇头,话锋一转,又开始了新的章节,留下满堂茶客议论纷纷。
角落里,一位穿着寻常青布直缀,面容清雅的中年男子,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盏。他叫沈文昭,乃是途经此地、微服私访的监察御史。他敏锐地察觉到,这说书人段子里的“贾仁”,分明影射的就是对面济生堂的掌柜贾贵。而那“枯井藏账”之说,说得如此确凿,不像空穴来风。
接连几日,沈文昭都来这清风茶馆听书。许忘川每日说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核心总是围绕着那“贾仁”卖假药害人的事,而且每到关键处,必定会重重拍下醒木,再次强调“证据就在后院枯井”。沈文昭还注意到,每当说书人提到济生堂或者贾仁,总有几个衙役打扮的人在场,眼神不善,交头接耳,隐约能听到“杜怀山”、“不识相”、“教训得不够”之类的只言片语。
沈文昭不动声色,暗中查访。他很快了解到,一月前,县城里确实有位叫杜怀山的郎中,因公开指责济生堂卖假药,反被贾贵勾结县衙里的不良人,以“诬告滋事”的罪名当街殴打,打成重伤,据说双腿已废,如今不知流落何方。而城西陈老憨家的小儿子夭折,也确有其事。
真相渐渐清晰。沈文昭当机立断,连夜调动可靠人手,趁夜色潜入防卫松懈的济生堂后院。果然,在那口被杂草半掩的枯井底部,找到了一个用油布紧紧包裹着的账本。上面清晰记录了贾贵多年来售卖假药、克扣分量的详细账目,以及与某些衙门中人利益往来的蛛丝马迹。
铁证如山!沈文昭立刻亮明身份,下令查封济生堂,逮捕掌柜贾贵及相关涉案衙役。一时间,清河县百姓拍手称快。
事情了结后,沈文昭心中记挂着那位盲眼说书人。若非他仗义执言,巧妙传递消息,此案不知还要沉冤多久。他特意备好一份赏银,带着随从再次来到清风茶馆,想要当面酬谢。
谁知茶馆掌柜却递上一句话:“许先生今早天没亮就走了,只留下一句话,说多谢贵人美意,但他心领了。”
沈文昭忙问:“他去了何方?可还回来?”
掌柜摇头:“他只说山水有相逢,不必寻他。许先生一向如此,像一阵风,在这茶馆说了几个月的书,除了杜郎中,也没见他和谁深交。哦,对了,杜郎中就是之前被贾贵那伙人打残的那位……听说许先生早年流落街头,病得快死的时候,是杜郎中救了他一命。”
沈文昭闻言,怔在原地,心中霎时了然。原来,这一切的坚持,是一场跨越生死的报恩,更是一场无声的仗义。
他快步追出城外,晨雾缭绕的古道上,远远看见一个青衫背影,正拄着盲杖,背着一个旧书箱,不疾不徐地独行。身影在朦胧雾霭中,显得格外孤清而又挺拔。
“许先生!请留步!”沈文昭高声喊道,“贾贵已然伏法,先生有功于民,朝廷自有赏赐,为何不受?”
风中断断续续传来许忘川平静而坚定的声音,清晰地送入每个人耳中:“杜郎中治病救急,是医者本分;许某说书醒人,是艺者本分;御史大人查明真相,是官者本分。既然各尽其分,何必言赏?……”
声音渐远,那青衫身影也转过山坳,消失在苍茫山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沈文昭站在官道上,望着说书人消失的方向,久久无言,只觉得那“本分”二字,重逾千斤。朝阳终于冲破云层,金光洒满大道,清河县迎来了崭新的一天。
特别感谢您愿意停下脚步品读,要是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麻烦点个赞,咱们接着挖更多民间好故事[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