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夫出上联:鼻孔子 眼珠子,珠子高于孔子,七岁神童对出绝妙下联

发布时间:2025-09-18 12:42  浏览量:1

从五代十国开始,人们为了庆祝节日,或者辟邪壁纸,就会将门神或者一些吉祥的文字刻在桃木之上,俗称“桃符”,桃符就是对联的前身,直到明朝,对联才开始得到了发展,明朝开始,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贴上春联,这是朱元璋下达的圣旨。

对联到了清朝迎来最辉煌的时刻,文人雅士非常喜欢创作对联,清朝的对联可以和唐诗宋词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对联的地位。

很多才子佳人喜欢在聚会的时候吟诗作对,就产生了很多精彩的对联趣事。

清朝的时候,四川有一位神童,名叫李调元,他从小就慧聪,并且记忆力惊人,四五岁就熟读了四书五经,凡经眼经书大多过目不忘。李调元7岁即能属对吟诗。所作《疏雨滴梧桐》云:“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一时传抄乡里,被誉为“神童”。,很多人都觉得此子将来必定有一番作为。

据说有一天李调元来江边游玩,这时一名船夫看到了他,就问他是谁家的小孩,一个人来江边玩太危险了,让他赶紧回去,别让家里人着急。

他说他李调元,船夫听到李调元这三个字,立马就兴奋了起来,船夫便想考考他,是不是如传闻那样聪明,于是船夫就对李调元说道:“早就听闻大名鼎鼎的神童李调元,那我考考你,刚才我想到了一句上联,不知你能对出下联否?”

李调元非常自信的让船夫出题;

船夫的上联是:鼻孔子,眼珠子,珠子高于孔子,

这句上联运用一语双关的方式,珠子谐音朱子,指的明代文学家朱熹,孔子当然就是孔丘了,意思是朱熹的学问要高于孔子,本来眼珠子也要高于鼻孔,这是既定的事实,此上联不仅绝妙还非常有难度,想要对出下联非常不容易。

李调元思索片刻就对出了一句让船夫五体投地的下联: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过先生。

船夫听到这句下联连连说道:“妙啊,妙不可言,你李调元真乃神童也,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后来李调元果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乾隆七年就中了进士,后来仕途坦荡,一路官升至吏部文选司主事迁考功司员外郎,历任翰林编修、广东学政。

他还是蜀中三才子之一,在四川享有非常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