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华原创丨皆大欢喜(散文)
发布时间:2025-09-16 22:54 浏览量:11
皆大欢喜
文/石清华
正在温柔之乡里梦游,不知是哪些调皮蛋,叮叮当当、时轻时重地敲打钢板房,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吵醒了十分得意、无限美妙的我。
一觉醒来,拉开窗帘推开窗门,嘿嘿,人们盼望已久的雨,千呼万唤,总算出来了。也许自觉迟了点,才会悄悄地洗去尘埃,消减暑气,给大家一个惊喜。
人们放眼四望,不由得感叹:啊,好凉快。楼下门前路面、草木以及街市、行道树等,皆被荆楚地区的首场秋雨涂抹成了形态各异的画。无论什么物什,皆干净清新地向世界宣布:新秋登场,开始表演啦,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我当东道主,自然积极主动地到达江南镇的老川味酒店。将近十点,大家按约定,基本到达。离酒店较近的好友张大哥拉着我,想对舅佬(当地方言指丈夫对妻子的哥或弟的称呼)说说自己前几天的委屈。
前些天我这个姑父(小芳丈夫的姐夫)、舅佬(小芳的哥)、姨妹子小芳、小芳的姐夫张大哥打花牌,姨妹子小芳要按新的玩法玩,即使从前没玩过,也顺着幺姑娘的意思玩呗。玩着玩着,也许不适应,便发生了摩擦,以致争吵起来。张大哥与舅佬弟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姨妹子也给哥哥帮腔,张则细数对他们的好,末尾言明我对得起你们。言外之意是你们不够意思。舅佬哥听后大为不满,这些鸡毛蒜皮,不值得一提,并怒气冲冲地声明:哎呀你要是不去做,自然会想办法。挂在嘴上好像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似乎没有你我就活不到今天啦。张大哥还想继续说什么,舅佬弟已拂袖而去,拒绝旁人解释。我赶紧追赶,拉住舅佬弟,极力劝说。好在舅佬弟给足了我面子,回来继续,但少了些欢乐。
张大哥也许对前些天的争吵耿耿于怀、不能忘却。我力图让各方火气小一点,最好是烟消云散,至少不在我做东道主时拂袖而去。如果这样,那是多么尴尬。兄弟姐妹相处几十年,肯定有牵连不断的亲情。即使偶尔生出不愉快,总是可以化解的。
于是与张大哥来到酒店前的竹林下,他叙说着对舅佬弟的支持。从他读书、托人找关系安排工作、结婚时的帮忙到给其儿子儿媳妇的资助等,如数家珍。我因小芳而结识了张大哥,初次见面,即相见恨晚。张是高考恢复后的首届毕业生,无论分配到哪里,前景看好,可能飞黄腾达。张从贫苦的农民家庭考上了大学,哪怕只当了个老师,但亲戚朋友们皆为之高兴,后又当上了江南区的宣传委员。在乡下人看来,已经是个大官了,虽然没什么实权,但要替少数几个人办点事是没问题的。也确实给姨妹们、舅佬弟帮过一些忙。无需他们感恩戴德,只要能平等相待即可。自己命运不好,聪明伶俐的女儿研究生毕业,即将参加工作时,却爬上高楼,纵身一跳,砸毁了自己与老婆的世界。现在老来无儿无女,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幸之极。连姨妹们、舅佬弟也欺负自己,不禁伤心至极、老泪盈眶。要不是大庭广众之下,可能放声大哭、泪流满面了。我尽力转移话题,说些亲情友情的不可分离,聊点才子佳人的悲壮故事,张大哥委屈的心仿佛得到些许缓解,估计不会争吵了。
张大哥也许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影响,大约又不够灵活机动,便止步于镇委,年龄稍大一点,提拔为镇直单位的一把手,几年后提前休息,一切待遇不变,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刚刚“知天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做些事情,挣点酒钱也可以。随后接受朋友邀请,到一私立学校任一个班语文课。一日到我任教的学校一同听课,课后约张去酒店。
“我还有几个同事。”
“你赶紧叫他们来呀,那更热闹。”
张满心欢喜,常记着我的热情、大方。聊到当时举酒属客时,仿佛天地都变得更美好了。
“石老师,你放心,我肯定不和他们争吵。”
接着又分别与小芳、小芳的哥、张的妻子、小芳的妈聊了些亲情难得、唇齿相依的话题,皆认为是一点小事,相互让一下就行了。
我和白云、张大哥及妻子、小芳和她妈、舅佬哥和妻子一共八人围坐。我拧开酒瓶斟酒,张大哥轻轻碰一碰我的手:“谢谢石老师的酒,我想说几句话可以吗?”
“呵呵,亲人之间,无论哪一位说什么话,即使自己不喜欢,也应该有接受别人把话说完的雅量吧。”
“妈、老弟、小芳,我作为老大,前几天有点不冷静,说话可能不恰当。望你们不要放在心里,请你们谅解。”
“大哥,你给了我们许多支持、帮助,我们不会忘记。我们做弟妹的,有时言语不合适,特向你道歉。”
“伢儿们,看到你们和和气气、平平安安,我会把这一好消息,到那边去告诉你们的父亲。”
“来,前辈、兄弟姐妹们,为我们欢聚在一起,喝一口。”
白色闪亮的杯子聚在餐桌上方,“当”地一响,唱出一首欢乐的歌。
(202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