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开先这副联,写尽读书人的精神世界,青灯映素心,黄卷伴余生
发布时间:2025-09-16 20:31 浏览量:1
青灯兴味人难共;
黄卷生涯老不休。
明·李开先/联豆万龙/书
明代文学家李开先“青灯兴味人难共,黄卷生涯老不休”一联,浓缩了书斋生涯的内在精神,既是传统士人治学心境的写照,亦为学问道的本真之义,堪称书斋联中的佳作。
上联“青灯兴味人难共”,重在“兴味”与“人难共”的对照。此处“兴味”非世俗娱乐之乐,而是沉浸典籍时的精神共鸣:或是解透义理的豁然,或是与古人对话的欣然,这种源自内心的体悟,本就难与追逐名利者共享。“人难共”三字,看似写寂寥,却无悲戚之态,反在坦然中凸显读书人不随波逐流的品格。
下联“黄卷生涯老不休”,将视角从“当下之趣”延伸至“终身之守”。“生涯”二字,将“读黄卷”从一时爱好升华为生活方式,是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老不休”三字更见力道,“休”为停止之意,即便是暮年,也不停止与典籍相伴。“老不休”三字,便将一时“兴味”转化为终身“修行”,道尽为学的恒久之志。
从意象看,“青灯”“黄卷”二词,是传统读书场景的经典符号,其用典精准且意涵丰沛。“青灯”非指灯色,而是旧时油灯燃点时,火焰边缘因缺氧泛出的淡青微光,常与深夜苦读、幽居治学相伴。唐人李商隐“青灯有味似儿时”,便以“青灯”写读书的专注清寂;此联以“青灯”入句,未言“苦”而“静”自现——那盏微光之下,或是寒夜案头,或是暮年书斋,外界喧嚣皆被隔绝,只剩典籍与自身相对。“黄卷”则因古时纸张以黄柏汁浸染防虫,日久呈黄褐色得名,既含岁月沉淀的厚重,亦喻典籍历经时光淘洗的珍贵。二者相对,“青”“黄”在视觉上形成淡雅对比,功能上构成“照读”的依存关系,寥寥四字便搭建起书斋的物理空间与精神场域。
细品此联,当下社会浮躁,“青灯兴味”的清寂,恰是对抗浮躁的良方,唯有甘于“人难共”的孤独,才能沉潜典籍、沉淀自我;“黄卷生涯老不休”的坚守,则揭示为学本无终点,读书不是功利之举,而是终身成长的路径。这“孤独”与“恒久”,正是传统士人“修身”的起点,唯有先在青灯黄卷中涵养心性,方能在纷扰中守得清醒。
此联无华丽辞藻,却以朴素笔墨写尽读书人的精神世界:青灯映的是素心,黄卷伴的是余生;“人难共”是守本心,“老不休”是致远方。这副书斋对联,照见了读书人应有的模样,于喧嚣中守清寂,于岁月中持执着,让精神在典籍滋养中超越时光,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李开先:(1502-1568)汉族,山东济南人。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以诗文、散曲见称,为"嘉靖八才子"之一。喜藏书,作品有传奇《宝剑记》、院本《园林午梦》、诗文集《闲居集》和《词谚》等。李开先的文学主张和唐宋派接近。他推崇与正统诗文异趣的戏曲小说,主张戏曲语言“俗雅俱备”,“明白而不难知”。
豆万龙:陕西彬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群体书法家。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首届顾问权希军先生入室弟子。现任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副院长、北京楹联学会秘书长、《华夏诗联书画》副总编、《北京楹联》副主编。著有《豆万龙楹联书法选集》、主编“经典古碑名帖集字原创书斋雅联100副”系列字帖等。
- 上一篇:百家姓之"金"
- 下一篇:十事戒炫:从历史文化传统中探寻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