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翻魔殃》清代手抄本 上下全册
发布时间:2025-09-12 22:11 浏览量:3
到淄博淄川区就不得不说起《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不时会听到《聊斋志异》和他的作者蒲龄的传说。
现淄博市淄川区是《聊斋志异》蒲松龄的出生地,这块古老而又充满神韵,钟灵毓秀的土地,正是这方水土养育的这方人,使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聊斋志异》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与红楼梦一起被称为清代才子之书。
遗憾的是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或者是《聊斋志异》的衍生作品《聊斋俚曲》,三百多年来多受冷落,近乎失传。而这《翻魔殃》是蒲松龄创作的聊斋俚曲作品之一,是聊斋俚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本次发现的清代手抄本《翻魔殃》是由收藏蒲松龄手稿最多,研究《聊斋志异》的第一人,蒲松龄同乡路大荒收藏。
这上下册《翻魔殃》手抄本,很可能就是蒲松龄的原作稿(由他人代抄写),起码是他的同代人或稍晚一两代清中期,最接近他的原作。
蒲松龄创作的俚曲《翻魔殃》通过剧情传递善恶观,采用淄川方言和俗曲时调,语言通俗易懂,目的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明快节奏的曲调,不只是让达官贵族看得懂,更使普通百姓在娱乐中接受道德教化。他希望通过俚曲这种贴近生活的文艺形式,让“恶煞的人也伤情动念”,达到“救世婆心”的效果。旨在通过歌唱表演形式警醒民众。蒲松龄希望以“救世婆心”达到道德劝诫目的。
在说说路大荒何其人也?路大荒(1895—1972),山东淄川人, 是蒲松龄同乡,毕生精力搜集、收藏、整理蒲松龄著作是蒲松龄研究的第1人和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