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房客意彷徨

发布时间:2025-07-19 05:06  浏览量:1

《聊斋志异》中的 《贾奉雉》,没有蒲松龄笔下常见的花妖鬼狐,也没有惊悚、悬疑的情节,却是最具蒲松龄气质的作品。《贾奉雉》的故事,是蒲松龄在精神世界里度过的一生,他渴望得到的,奋力鞭挞的、挣脱不开的世俗元素,在这篇小说里都有。

贾奉雉是蒲松龄笔下的一名书生,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但不擅长也不喜欢八股文,自然没法博得功名。

有一天,贾奉雉遇到一位姓郎的秀才,郎秀才让熟记几篇七拼八凑而成的空洞文章,又在他身上画了一道符。贾奉雉走上考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文章的内容,虽然他觉得这是篇文理不通的文章,但还是按照郎秀才的意思,将文章写在了考卷上。竟然考了第一名。他羞愧不已,想远离人群,做个隐士。郎秀才将他引荐给一位老人。为了考验贾奉雉隐逸的决心,先让一虎去吓唬他;又变出他的妻子来诱惑他。贾奉雉经得起老虎的考验;却坠入了假妻子的温柔乡。被撵了出来。

贾奉雉回到家,却发现人间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他决心再次投身科举考试,经过努力,考中进士。后遭政敌举报,导致锒铛入狱,被发配充军。

在发配的路上,行至海边,郎秀才来接他再续仙缘,三人一同远航,从此开启逍遥人生。

蒲松龄曾经多次在科举考试中失败,或许在无数个难以入睡的夜晚,他曾质疑过命运为何如此对待他。才子总是有点傲气的,很容易自认为怀才不遇。蒲松龄是否擅长做官,不得而知。但他不擅长写八股文,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蒲松龄对于八股取士有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并认可这套选拔标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又不得不低头,甚至有点羡慕那些既能八股文又有真才华的人。

《贾奉雉》是《聊斋志异》中少数让人读了不会有太强“爽感”或“猎奇感”的作品之一,甚至有一种难以挣脱的“中年感”——疲劳、无力,不再有青春的热血,也没有老年的豁达,在理想和现实的边界地带孤独徘徊。好在,贾奉雉最终从这种纠结的状态中走了出来,与友人、妻子泛舟江海,逍遥世外。这可能是蒲松龄的一个美好希冀,是苦闷心灵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