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湘水,鲲鹏击浪——敬读毛泽东《七古 . 送纵宇一郎东行》

发布时间:2025-08-25 22:50  浏览量:5

毛泽东1918年照片

《七古 . 送纵宇一郎东行》

一九一八年四月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艨艟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馀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吾返自崖君去矣。

(这首诗最发表在一九七九年《党史研究资料》第十期,是由罗章龙在《回忆新民学会》一文中提供的。诗是罗章龙东行上船时,毛泽东放在罗章龙口袋信封中的一首送行诗、或叫赠别诗,写于1918年春天。)

衡岳(南岳衡山)

一、 毛泽东《七古》词语注释

毛泽东诗《七古 . 送纵宇一郎东行》较长,诗中有不少地名、人物、典故,赏析之前先对诗中的一些名词作点解释。

1、“七古”,七言古体诗,每句7个字。 (在唐代“今体诗”,又名“近体诗”、“格律诗”出现以前的诗都叫“古体诗”,统称“古风”,如“四古”、“五古”、“七古”。) 古体诗用韵灵活,偶句押韵,句数不限,体裁多样,格律不论,形式活泼,比较自由。

2、“纵宇一郎东行”。 “纵宇一郎”是罗章龙的化名。1918年4月根据兴民学会的决定,派罗章龙去日本留学,在罗临行前,长沙新民学会同学在长沙北门外的平浪宫聚餐为罗章龙饯行,毛泽东用“二十八划生”笔名写了这首诗为罗章龙送行。 罗章龙(1896——1995),湖南浏阳人,毛泽东友人,曾就读北京大学,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河南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湖南大学、湖北大学教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3、“衡岳”,南岳衡山,湖南中部的一条山脉,南北长近55公里,东西宽48公里,主峰祝融峰1290米,衡山由南至北绵延逶迤72峰。南北朝刘宋时的徐靈期著《南岳记》说南岳72峰:“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回雁”,即衡阳的回雁峰; “岳麓”即长沙的岳麓山。) 衡山风景秀丽,终年积翠,古木参天,奇花异草,四季飘香。

4、“天马凤凰”,岳麓山东南、湘江之西的2座小山,即天马山、凤凰山。

5、“屈贾”,战国楚国的屈原、西汉的贾谊,皆极有才华。

6、“鲲鹏”,海中大鲸鱼变化的大鹏鸟。《庄子 . 逍遥游》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埀天之云……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7、“艨艟”,meng chong, 大船。 宋代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毫轻。”

8、“稊米”,ti mi,“稊”,草名,结实如小米。

9、“横流”,大海泛滥,四处奔流。比喻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也比喻文笔奔放,纵横恣肆。晋代范宁《春秋谷粱传序》云:“孔子睹沧海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既没,不在兹乎!’”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

10、“名世于今五百年”,“名世”,著名于世。 《孟子 . 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11、“诸公碌碌皆馀子”。“诸公”,当时的权贵。“碌碌”,平庸也。“馀子”,其余的人。《后汉书 . 祢衡传》:“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修)。馀子碌碌,莫足数也。”

12、“崇明对马衣带水”。中国长江出海口的崇明岛和日本的对马岛隔海相望。“衣带水”,即:“一衣带水”,相隔只有一衣带宽的水,比喻距离近,语出《南史 . 陈后主传》,隋文帝说隋朝与陈朝相隔的长江,是“一衣带水”。唐代唐彦谦《汉代》诗云:“不因衣带水,谁觉路迢迢。”

13、“东瀛濯剑”,“东瀛”(ying),东海,指日本。“濯剑”,洗剑,代指求学深造。

新民学会同学照,毛泽东、罗章龙等

二、《七古 . 送纵宇一郎东行》赏析

伟人此诗可分为四层或叫四段、四部分来阅读和欣赏。

第一层,4句,写长沙的地理、山川、气候、人物: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诗说:云开日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长沙岳麓山,久阴转晴,阴霾终止,云开雾散,碧山澄净,人的心情也由沉郁转为欣喜。清代黄道让《重登岳麓》诗云:“西南云气开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此时天马山、凤凰山,有春树掩映,日晖氤氲。可参读毛泽东1955年在《七律 . 和周世钊同志》中写岳麓山的美丽诗句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山川壮丽璀璨,又妩媚娟秀,这是长沙的自然之美。

湖湘是钟灵毓秀(“钟”,聚集)、人杰地灵的地方,所谓“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是也(岳麓书院门联)。在历史上,有过诗祖屈原、大才贾谊这样出类拔萃、彪炳千古的优秀人物停留于此,这是湖湘的人文之美。(“年少峥嵘”是形容屈原、贾谊才高。诗祖屈原被朝廷流放湖南的沅江、湘江一带。 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政论家,被时人誉为“洛阳才子”,汉文帝召为博士、太中大夫,后遭老臣们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伟人的诗句也有借屈原、贾谊高才赞扬罗章龙的意思。) 罗章龙在《定王台晤二十八划生》诗中也有诗句:“策喜长沙傅,骚怀楚屈平。风流期共赏,同证此时情。” 伟人诗接着说“山川奇气曾钟此。”说山川奇气钟灵毓秀,湖湘是人杰地灵之地。曾国藩题湘乡东皋书院联云:“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

伟人诗用四句28字,高度概括地描写了湖湘山川和人物,表现了湖湘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岳麓山

伟人“七古”第二层6句,写送行: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艨艟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浩歌”,放声高歌,或大声放歌。权德舆(唐)《浩歌》:“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李贺、白居易、岳珂(南宋)都有《浩歌》、《浩歌行》诗。 鲲鹏,即由巨鲸化成的大鹏鸟。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杜甫《泊岳阳城下》:“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苏轼《崔试官考校戏作》:“鲲鹏水击三千里,粗练长驱十万夫。” 毛泽东《念奴娇 . 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毛泽东还有残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伟人此诗说:君行东瀛,我放声高歌一曲为你壮行。君将像鲲鹏展翅一样,从此开始,击浪三千里,翱翔天地间。

啊,那浩瀚杳渺的洞庭湖啊!那浩荡奔腾的湘江水啊!水涨连天。唐代诗人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有这样的诗句:“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毛泽东有“洞庭波涌连天雪。”(《七律 . 答友人》) 伟人诗接着说:君乘坐的艨艟巨舰,沿着湘江北上,经过洞庭湖入长江,再直指东海。

洞庭湖

诗说,君将行时,不知为什么,我心中无端散发出一天愁绪,还好,现在那愁绪已被东风吹到万里之外了。(“东风”,有2义:一是指东方吹来的风;二是指春风。伟人此诗中的“东风”两义相兼。) 诗写得大气磅礴,又情深意长。

伟人“七古”第三层次8句,是对友人的劝勉和鼓励: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馀子。

诗说,大丈夫为什么让一些小事萦绕心中,要把宇宙都看成稊米(小米),语出《庄子 . 秋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垒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垒空”,即蚁穴。)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词《哨偏. 秋水观》:“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大地一稊米。” 伟人诗借庄子、辛弃疾语说:大丈夫的心胸要比宇宙更宽广,没有什么小事值得魂牵梦绕。 沧海横流不值得思虑,世事纷纭平静理会。只要管好自己的身与心,胸中就会如日月光明,长新长美。

伟人诗说,世上那些权贵富豪,都不过是碌碌无为的多余的人,劝君做那能名世五百年的英雄豪杰吧! 读此句,我们一定会想到伟人《沁园春 . 长沙》中的词句: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湘江水

伟人“七古”第四层4句,写送别友人:

平浪宫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吾返自崖君去矣。

“平浪宫”,长沙北门外的一处道教宫观,江边是轮船停泊处。罗章龙临行前,长沙新民学会50多人在此为其饯行。 伟人诗说:长沙的平浪宫前,我们友情深厚。君去日本,中国的崇明岛与日本的对马岛,不过是一衣带水的距离,我们能经常隔海相望。同时,君去东瀛濯剑(磨淬剑锋,代指求学),在求学东洋中,我们还会有书信往还啊。

长沙平浪宫

诗最后说“吾返自崖君去矣”,化用《庄子 . 山木》语:“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崖”,水边陡峭的高岸。 诗说,我在湘江岸边遥望君的大船东去后,再从岸边返回。君去矣,莫回顾,乘风破浪向天涯。

结语

伟人此七古诗,在气象上,概览山河,纵观历史;吞吐千古,囊括六合;豪气纵横,波澜壮阔,……既气象博大、意境开阔;又豪放纵逸、超旷浩然。真乃巨笔如椽。

在表现手法上,此诗炼字精严,精金粹玉,语词铿锵,音调爽朗。 此诗叙事述史,说理言情,写景言志,有条不紊。此诗用典繁富,内容充实,又不露痕迹,含蓄蕴藉。 表现了作者过人的学识、出众的才华、高超的手法。

从美学风格和艺术表现上看,此诗风格高华,境界旷远,意象绮丽,蕴涵深赡,格调高昂。 此诗跌宕起伏,参差变化,逶迤而来,迤逦而往,情韵斡转,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

此诗情理互寓,理中含情,情中寓理;此诗情中含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中表现的景色清新自然,美丽如画;诗中表现的情谊厚意绵绵,深情款款。 读之让人有一种悠远绵长,含意不尽,亲切温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