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儒二程连载:改试为课

发布时间:2025-08-11 15:48  浏览量:3

第二天,程颐来到了礼部,了解了礼部对太学修订条例的看法,一官员向他介绍了太学的情况。当程颐听说太学不仅有年考,还有周考、月考,便说:“学校是教化之地,频繁的考试将学生引入竞争之途,是不合学校之体的。我看应该改考为课。”那个官员说:“何为课?”程颐说:“课,就是督促。将考试改为督促检查。老师当面提出问题,看学生理解不理解,不理解当面进行讲解。这样做虽然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可对学生来说,当面一对一分析问题,更有针对性。”那个官员说:“程侍讲说的有道理,可太学有那么多学生,教师怕是顾不过来呀!”程颐说:“老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随时检查督促。”那个官员说:“回头你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报上来。”

晚上,程颐提笔写下了“太学条例”:“看详旧制,公私试,试上舍,补内舍,盖无虚月,皆糊名考校,排定高下,烦劳费用,不可胜言,于学者都无所益。学校,礼义相先之地,而月使之争,殊非教养之道。今立法改试为课(督促之意),更不考定高下,只轮番请召学生,当面下点抹,教其未至。所贵有益学者,不失庠序之体。”

这一日,程颐听说范祖禹也被任命为皇帝侍讲,开始给哲宗讲书,便来到讲馆听讲。他见苏轼也在座,他知道苏轼也是侍讲,不过没有同苏轼见过面。苏轼比他小四五岁,对他也很客气。说:“程侍讲,我同令兄是同傍进士。今日有缘,咱们又同为侍讲。”程颐说:“我听先兄说过你,你可是大才子!”苏轼说:“不敢当,不敢当!我的学问可比不上你们弟兄。你们研究天理,河洛闻名。我的词赋之中没有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程颐见苏轼是在说自己,初次见面,也不便多说。他见范祖禹以开始给哲宗讲书,便不再说话。听范祖禹开始给哲宗讲唐史。程颐知道平时范祖禹话不多,可没想到今日范祖禹讲起书来却滔滔不绝,他本来在洛阳跟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就是编的唐史,自然很熟悉。当他讲到魏征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时,讲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心如水,水能载舟,又能覆舟时,见哲宗似乎心不在焉,没有专注听,便对着哲宗反复说:“皇上,皇上,你要牢记民心如水,水能载舟,又能覆舟啊!”可谓苦口婆心!哲宗这才听了进去,说;“范先生,我懂了,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轼在一旁听了,赞叹说:“范君真是第一侍讲!”程颐也被范祖禹的诚意所感动,心想,只有真诚才能感人,范祖禹是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