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转机!不改变「本地生」定义,增设第三梯队,超额收生!

发布时间:2025-08-05 01:45  浏览量:1

关于“香港本地生定义”的政策 :

通过高才优才等人才计划来港的受养子女须居港满两年才符合资格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

一经发布,引起了教育圈巨大反响!!! 详情及原文点击跳转查看:重磅!2026DSE要变天?香港本地生改革落地!一文解析应对策略

除了对表面文字信息的解读,还有很多问题在昨日新发布的政策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和解答。比如:

政策中写了学费调整,但并没有明确的对本地生定义进行了调整,学额是否受影响不知道?

对此有一种解读表示:政策原文中,“不再符合资格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 这句话,资助学额就是15000个,没有资助学额就意味着不属于15000这个本地生录取范围了。学费本身就和学额绑在一起,现在改了学费那就是改了学额。

意思就是如果未在香港居住生活足够的年限,就不能再以本地生的身份申请八大资助学额,只能等同于非本地生的身份去申请八大。

对此疑问,昨日甚至有家长打电话给香港教育局,教育局回复说文件刚出,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解读......

最新解释

这不,今日,该政策又有新的解释/补充:

香港教育局表示:特区政府此次是收紧居港未够两年的人才子女人读资助大学学额资格,但未有改变其在入境处中「本地学生」的定义,实际上,可理解为在「本地学生」中新增一个分类。

增设本地生和非本地生以外的第三梯队——

对于来港居住未满两年的收养人还是被定义为本地生,但是不能竞逐15000港八大资助学额,且大学学费跟非本地生一样是全额的。

虽然学费与非本地学生看齐,

但他们也并不属于40%非本地生学额配额。

而是由大学酌情以超额收生的形式录取,有关超额收生最多可占学额的4%。

详情如下

关于超额招生

对于 ”超额招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这并不是一项最新的举措。

在香港高校本科招生中,在教资会资助的15,000个学额基础上,可额外招收不超过4%的香港本地学生(即600人)。只不过这部分超额录取的学生将不享受政府资助,需自行承担全额学费。

大家不要小看这600人,据统计,过去三年,新移民子女通过JUPAS入读港八大的仅仅有62、68、185人。那么,这个名额目前来看暂时是足够的。

如上所述,目前来看,即使受养人子女来港居住未满足2年时间条件,实际在录取上影响也不会特别大,唯一影响最大的就是学费。八大资助课程本地生学费大约在4.5万左右,而非本地生学费则由16万元至21.8万元不等。

学费或也可获调整

不过,教育局发言人还指出,有关学费未来也可能获调整:

若人才子女在申请八大学士课程时未有来港,被录取入学后需按非本地生标准缴纳学费。入学后开始在香港居住且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调整学费标准。

一般而言,若能成功维持受养人身份,通常可在升读大学三年级时满足相关要求,届时第三、四学年的学费将调整为本地生标准。

在新安排下,即使居港未够两年而不获资助学费,人才子女如在港应考文凭试仍可通过大学联招报读八大学位。

总结一下

新移民子女入读香港资助大学的学额收紧,需满足2年在港读书/居住的条件,设立过渡期,2026届学生,2027需要1年,2028届要去香港读两年书。未满足2年条件的新移民子女,仍算是本地生资格,但不能占用15000名额,而是设立第三梯队通过4%超额收生进入大学,不享受学费优惠。4%超额收生大约是600名额,港三大占大约320名额。近3年新移民子女Jupas分别是62、68、185人,人数暴涨的今年,也仅有1048人是受养人子女申请Jupas入学,短期来说,即使未满足条件在录取上影响也不大。

热门问题答疑

1,“居港满 2 年” 怎么证明?

在校证明:申请前两年内,在香港全日制正规学校就读;出入境记录:无法提供在校证明的,向入境处申请记录,证明每年离港不超过 90 天。

2,香港永居 / 单程证受影响吗?

不受!新规仅针对受养人签证家庭。永居身份,单程证持有者可正常申请资助。已拿到无条件签证的投资移民受养人,中五之前来港插班的受养人,就算相关学生是跨境生,并不住在香港,但跨境上学,也符合资格。

3,对未居住满两年的国际项目如Alevel学生受养人有什么影响?以Alevel申请港校,也是收本地生学费吗?

如果是临时身份,不管是DSE、IB 还是Alevel,都得过去那边住两年,永居不影响,只对临时身份有影响!

4,以本地生资格入学享受了本地生学费,后面大二大三的时候父母的续签没有办下来,孩子的学费还能享受本地生资格吗?

不能!

5,什么时候去香港读书才能符合1.5万资助学额申请条件:

2026届学生不受新规影响,仍可按现行条件申请资助;2027届学生则需在港连续居住满一年(以2026年10月起算),才符合资助资格;2028届要去香港读两年书。

6,接下来赴港插班的人数会增多吗?

肯定的!接下来会有不少学生去香港读中小学了,主要是临时身份的。不过要想插班进一所好的学校,需要提前规划和准备!也可以联系我们!

政策刚出台,未来或有更多相关举措的完善也不到一定

更多问题大家可留言讨论,有最新消息咱们也会及时更新

也可以咨询我们

最后提醒,在这波政策影响到来之前,

2026届DSE学生务必要抓住机会一击上岸!

如果你还在迷茫如何提升DSE成绩,想冲刺香港顶尖名校,可以来咱们维夕全年班或者港前三协议班!维夕2025届DSE学员出分斩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