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海国际|香港身份重大变革:本地生政策将设缓冲期!

发布时间:2025-07-25 00:47  浏览量:1

最近香港教育圈最受关注的消息,莫过于香港教育局对“本地生认定”的新表态。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明确提到:要给高中阶段来港的学生设“政策缓冲期”,避免政策太僵化影响升学

这对计划或已通过人才计划来港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颗“定心丸”。

01

为什么要设缓冲期?

为人才子女留余地!

蔡若莲在访谈中解释了背后的考量:不少通过人才计划(比如高才通)来港的家长,子女正处于中五(高中二年级)或高中阶段。

如果现在直接推行“本地生新定义”,这些孩子可能来不及调整规划——比如距离毕业只剩1-2年,突然改政策会打乱升学节奏。

所以港府计划设立过渡期,让家长和学生有时间做安排,同时抓紧检视“本地生定义”,争取在新一期联招选科前公布,不影响2026年入学的学生。

02

本地生政策调整:

这几点已明确!

身份认定:受养人子女仍算本地生

✅核心没变,通过受养人签证来港的子女,依然属于“本地生”,身份认定标准维持不变。

学费要分层:和居住、贡献挂钩

✅参考英国、新加坡的做法,港府可能对本地生 “内部细分”,学费不再 “一刀切”;

✅长期居住+有贡献,比如在港住满3年、父母在港工作纳税,维持现有低学费;

✅新移民受养人可能要交更高学费,避免“落户后回内地”的功利性移民。

(类似新加坡:国际生拿学费补助后,需在当地工作3年,否则要补全额学费)

学额有保障:本地生名额不变,额外扩招

✅本地生本科名额(每年1.5万个)保持不变,和非本地生名额不冲突;

✅未来可能为“未获学费资助的本地生”(比如新移民子女)增设学额,不用担心“挤不进”。

03

给家长的3点实用建议

1、紧盯政策时间线:新方案会在“联招选科前”公布,重点关注2025年联招启动前的官方消息,别错过关键节点;

2、提前规划居住和贡献:如果计划让孩子在港升学,尽量早来港居住,父母保持在港工作纳税——这可能和未来学费优惠直接挂钩;

3、高中阶段来港别慌:缓冲期会覆盖“距离毕业1-2年”的学生,比如中五来港,大概率能按原有规则升学,不用过度焦虑。

这次政策调整,本质是港府“既想吸引人才,又想筛选长期贡献者”:没有收紧大门,只是更看重“真实在港生活”。

对家长来说,提前规划居住和学业节奏,就能更好适应变化——毕竟政策的核心,是让“真正来港发展”的家庭更有保障。

目前,移居香港的主流途径有高才通计划、优才计划、投资移民计划、专才计划以及进修移民计划。

若您想申请香港身份,欢迎垂询星云海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