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官宣重新定义“本地生”身份?分层收费时代将至,DSE赛道差距扩大?
发布时间:2025-07-21 17:17 浏览量:1
这几天,中国香港DSE放榜,报考人数和满分学生人数均创新高,再次引发两岸家长对DSE赛道的关注 。
一直以来,港校备受内地家庭青睐,港校的世界排名也节节上升,2026QS排名出炉后,港大已跃升至世界第11位,仅次于美国藤校、英国牛剑!
这也使得DSE赛道越发拥挤。今年3月,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要重新定义本地生,并将在25-26招生季出最终的解释。
如今,最新消息传来!
蔡若莲在当地一档采访节目中表示:
不剥夺人才子女的本地生身份,坚持“持香港身份证即属本地生”原则(含受养人签证),但将引入学费分级制平衡公平性。
蔡若莲特别强调,将为高中阶段来港的学生期,设立过渡期,避免政策“一刀切”影响其升学路径。
新政策究竟如何定义“本地生”身份?分级收费差别几何?本地生和非本地,在冲击港校时有何核心区别?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
赛道拥挤,政策调整
引发港局考虑重新定义“本地生”身份的争论起源,在于随着“高才通”等人才计划的推广,吸引了超10万新移民来港,其子女持受养人签证可享本地生待遇(港校80%学额+低学费),从而引发了部分港籍家长质疑“考试移民”挤占资源。
一些内地家长在高考前2年,通过政策获取了中国香港身份,并给子女办理受养人签证拿到香港身份,成为“港地学生”,但实际子女并不在港地读书,父母也不留港发展,其子女却还能以本港学生的身份,享受港人学子的优惠政策,与港府初衷不符。
对于两岸的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规划就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对弈。一方希望利用港籍身份帮助孩子冲击港八大,另一方则希望得到教育公平,填补政策漏洞带来的入学竞争。
这场对弈的结果,目前看来,是港府决定对政策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关于“本地生”身份
除持有香港身份证,未来可能要求增加:
连续居住≥3年(参考美国州立大学模式);父母在港纳税或就业记录;社会融入证明(如社区服务时长)。核心逻辑:通过政策获得香港身份的人才,要真正为港地发展做出贡献,而非剥夺这一部分人群的身份,同时缓解港地父母的焦虑。
也就是说,以后如果要用“本地生”身份来考港校,得在港连续居住满3年。但考虑到目前有些孩子是高一、高二才来港地,到申请港校时还不满3年,蔡若莲表示,会考虑给他们一年或者两年之类的过渡期。
关于学费分级制度
学费将根据驻港时长和身份来进行分级调整:
永居/长居者:维持现约4.2万港币/年学费(如港大);新移民家庭(在港非本地生学费不变。据悉,港府接下来的行动时间轴是——
2025年9月:公布分层收费细则(居住年限阈值、分级标准);2026年招生季:新政策正式实施。本地生vs非本地生
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这不是港府第一次针对新移民调整政策。
早年,不少内地爸妈“从娘胎里开始规划”,选择赴港生子,孩子成为“双非港宝”,享受落地即拿港籍身份的政策。
这种现象在2003年香港自由行开放后变得尤为常见。据统计,自2003年至2012年间,在香港出生的“双非”婴儿总人数超过了20万。
2012年,赴港产子政策被叫停,“双非港宝”红利时代过去。直至近年,港府为吸引人才,推出“高才通”等计划,再度引发教育移民现象。
那么,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在DSE赛道上究竟有什么核心区别呢?给大家整理了一张表↓
总结而言,就是3个方面——
1、港校录取名额占比:本地生的竞争环境更柔和些,占据港八大招生总学额的80%。据2024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统计资料显示:平均1.2位合资格考生竞争1个八大学位名额。而这其中,70%-80%是港籍学生。
2、学费成本:本地生人均4.2万港币/年,非本地生则要18.2万港币/年,差距明显。但这一差距,将会随着新分层收费制度的实施而有所缩小。
3、升学范围:港籍生的升学途径更广一些,主要是比非本地生多了一条可以考回内地高校的途径,但如果大家的目标都是港八大,那无论是什么户籍,都是可以申请的。
香港籍生(已拿到永久居民身份)凭借DSE考试成绩:
✅可申请中国香港所有的大学
✅可通过“文凭试收生计划”申请内地的132所大学
✅可申请海外约300所大学
香港籍生(未拿到永久居民身份)凭借DSE考试成绩:
✅可申请中国香港所有的大学
✅以及海外约300所大学
非港籍生(内地及海外学生)凭借DSE考试成绩:
✅可申请中国香港招收非本地学生的大学(港八大均招收非本地学生)
✅以及海外约300所大学
是否选择DSE
还得遵循“适配”原则
从以上3点来看,港籍生确实优势多多。但如今港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争夺更多生源,也是广开渠道,“港八大”还放宽了非本地生人数的上限。
根据香港教育局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显示,港八大共有17,161人为非本地生人数,相当于八大本地生学额的23.2%。
其中,取录比例最高的是香港大学,本年度资助学士本地学额为13,964个,而非本地生人数为4,204名,相当于本地学额的30.1%(上限40%),为港八大非本地学生人数及占比之首。
其次为港理工,共有3,785名非本地学士生,相当于本地生学额的28.6%。岭南大学的非本地生人数为557人,虽然是八大中最少,但由于规模较小,实际上非本地生人数已相当于非本地学额的22.8%。
也就说,内地学生从2025年起报考港大、港理工等Top港校的通道更宽了。
DSE课程,素来以免雅思成绩、用中文答卷为特色。而且它的科目和体制内课程重叠率高达60%-70%,体制内学生转轨,可更快适应DSE的教学体系。
但很多家长忽略了一点:DSE四门必修课里是有“英文”的,且成绩要求不低,及格线是3分(大约雅思6.5分)
所以,是否选择DSE,特别是把目标定在港大、港中文等TOP大学的家长,可以考虑两个条件:第一,孩子成绩可以过本科线/一本线,第二,雅思达到6.0以上。
如果大家想要咨询上海的DSE学校,小编这里也给大家整理了一张表👇
其中,耀中耀华、松江爱菊高中部都是今年新启动的DSE课程,目前正在招生窗口期。此外,如民办新虹桥、常青藤学校、金苹果学校、TICC存志学校、上海蒙特奥利弗学校、元顿·遵理 DSE学校等,都是上海热门的DSE课程学校。
K12国际化升学路径解析
民办双语、公办国际部入学攻略
7月26日 | 上海绿地外滩中心T3
远播资深升学规划师 免费现场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