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到底有多荒唐?
发布时间:2025-07-25 01:17 浏览量:1
你有没有被这样的视频洗脑过?
穿着旗袍的小姐姐,优雅的咖啡厅,还有什么如果能穿越,我一定要回民国当名媛。
可如果我告诉你真实的民国是另一番地狱般的景象呢。
全国70%的文盲率,高达20%的婴儿死亡率,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200个活不过周岁。
而人均寿命更是低到离谱,仅仅35岁,甚至比清朝还要不如!
一碗米粥都成了奢侈品,许多人只能挖观音土拌野菜充饥。
人吃人,在当时可不仅仅是比喻,而是会真实发生的惨剧。老百姓饿到易子而食,人相食的现象屡见不鲜!
更离谱的是什么?
当权贵们开着美式吉普车搜刮民脂民膏的时候,士兵们却穿着血迹斑斑的草鞋,直接冻死在雪地里!
所以,那些天天喊着要穿越回民国当名媛的姐妹,别做梦了!
在那个吃人的时代,咱们有99.999%的概率,不是什么名媛,而是为了争夺一口剩饭而被踩死的底层平民!
我今天就要给你们扒一扒,这个被包装得如此"浪漫"的民国,到底是个什么鬼样子!
一个时代发展怎么样,大家肯定明白,先看经济,所以我们从经济出发,看看当时的有钱人是怎么发财的。
说到民国时期的有钱人,就不得不提四大家族。
他们分别是:蒋介石的蒋家、宋子文的宋家、孔祥熙的孔家,还有陈果夫陈立夫的陈家。
他们之间还都是亲戚:
蒋介石娶了宋美龄,宋子文是宋美龄的哥哥,孔祥熙娶了宋霭龄,而陈家兄弟则是蒋介石的表亲。
这四个家族简直是把大半个国家变成了他们的家族企业!
根据部分文献,比如《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这些书籍里面记载,巅峰时期,四大家族敛财多达 200 亿美元。
不过,这一数据很难精确统计,因为其财富来源广泛且隐蔽,涉及政治,权权交易、经济垄断等诸多方面。
反正我只知道,当时的美国总统在调查了逃到美国的宋霭龄一家人的财产后,破口大骂:强盗!
四大家族当时通过垄断控制了相当比例的金融、交通和工业资源:
来发国难财,抗战时期,滇缅公路运输的大量军用物资被秘密转入权贵控制的商行仓库,最终在黑市以数十倍价格出售。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权被利益集团渗透,法币贬值速度达到惊人程度:
普通职员的收入从能购买百斤大米,暴跌至连基本生存都难以维系。
更离谱的是,连印钞机都被他们控制了!
中央银行的法币印刷权被孔家女婿控制的英国公司垄断,简直就是明抢!
每张纸币的油墨都渗透着家族利益。
宋子文更是个高手,他通过200:1的伪币兑换政策,直接洗劫了百姓一半的积蓄。
1948年,国民党发行的金圆券改革后最终兑付价值不足百万分之一。
你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攒了五百多万的现金,一夜之间变成了5块钱。什么感觉?
当时的通货膨胀到了什么程度?
最疯狂的时候,上海市场的物价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涨一次。
当时上海街头流传着一句话:"收到薪水快点跑,不快跑来变废纸。"
人们领工资不用信封,而是用麻袋装,因为太多了!但拿着满麻袋的钱,可能连一只鸡都买不起。
讽刺的是,在昆明飞虎队基地外,饥民们为争抢美军的厨余发生踩踏惨剧的同时,宋美龄的访美专机却装载着数十箱定制旗袍和巴黎香水。
陈立夫的特务开着美式吉普搜捕"嫌犯",西北军士兵却穿着被雪水浸透的草鞋,冻疮溃烂的脚踝在裹脚布上留下脓血烙印。
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查封杜维屏仓库时,对自己表弟孔令侃的囤积物资却视而不见。
老百姓编了个民谣讽刺说:"宁要老虎满街走,不要皇亲抖一抖。
其实从1912年民国建立开始,国家就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据《中国近代通史》统计,仅1912年到1922年这十年间,全国就发生了130次大规模兵变!
单一年份兵变竟达数十次之多!
每个军阀都是一方诸侯,为了争地盘打得你死我活。
张宗昌,被称为"狗肉将军"的山东军阀,用火车运送他的姨太太们,一次就是几十个!
他的一场麻将的赌注就相当于数百普通家庭的年收入!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两支军队在北京郊区对轰三天,周边百姓呢,却要被迫给双方送饭送弹药——因为谁,他们都得罪不起。
陈独秀曾在《新青年》上这样描述当时的军阀:"军阀之害,甚于洪水猛兽。
除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以外,绝大多数都是纯粹的军阀混战。
为了补充兵源,国民政府大肆抓壮丁。
许多人甚至未及踏上战场,便在饥寒交迫中客死他乡。
你知道抓壮丁有多可怕吗?
士兵们会包围一个村庄,把所有年轻男子绑起来带走。
一家人可能早上还其乐融融,到了傍晚,父亲或儿子就被抓走了,从此一去不复返。
还有1925年四川的军阀混战中,为了筹措军费,军阀们发明了"预征30年田赋"的办法,就是把未来30年的农民赋税一次性收完!
农民交不起就抓壮丁,据统计,仅四川一省,就有超过百万青壮年被强征入伍,其中大部分人再也没能回家。
那没参军的普通老百姓呢
以当时首都南京的棚户区为例,估算有数十万平民挤在用破木板和茅草搭建的窝棚里,三个人共享几平米空间是常态。
普通工人的收入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覆盖。
我给你算笔账:
1930年代,北京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是12元,一家五口人的基本生活费每月至少需要20元,差了近一半!
怎么活?
所以全家老小都得出去打工,还得省吃俭用。
大部分孩子六岁就得下地干活,上学?
十里八乡有个私塾就不错了,学费还高得离谱,普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别说上学了,不饿死,都成问题。
大家应该记得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把,根据《河南省志》记载,在1940年,河南的人口是3067万,1942年的人口是2789万,到了1944年,人口下降到2471万,换句话讲,在这四年间,因为大饥荒人口减少了596万。
全省约 3000 万人受灾。
据历史学家宋致新《1942:河南大饥荒》资料统计,因饥荒直接死亡人数保守估计超 300 万,另有数百万灾民流离失所,部分人在逃亡途中因疾病、冻饿等原因死亡。
很多人在饿死前,还在用树皮和观音土给全家熬"饭"。
1943年,河南灾民都开始吃尸体了,当地官员还在用"减轻农民负担"的名义加征"救灾特别税"!
贪污腐败已经成为常态,很多地方官员平均任期不到两年,因为都是来"捞一把"的。
现在很多人喜欢幻想回到民国当名媛,我只能说你们想得太美了。
民国女性的自杀率高得吓人,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在那个年代,女人就是家庭的附属品。
结婚就是从一个家庭被剥离,丢进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
童养媳制度在民国时期仍然普遍存在。
穷苦人家的女孩,很小就被卖给有钱人家当童养媳,从小干活伺候,长大后还要嫁给主家的儿子。
这些女孩根本没有自己的人生,她们的命运从出生就注定了,遇到家暴都没地方说理去。
除了共产党根据地,根本没人管这事!
当时的法律上说得好听,说女性有财产继承权,但实际上呢?那些当法官的,哪个不是封建家庭出来的?案子判决全凭他们的好恶,谁给的钱多判给谁!
即使正常结婚嫁人的女孩子,在家里的地位也非常低。
当时讲究三从四德,丈夫家暴老婆简直太正常了,离婚?
想都别想!
民国时期,大多数不靠近通商口岸的内陆地区,女性地位都相当低下。
对于女性而言,婚姻意味着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唯一的依靠就是丈夫,所以,当时的女性只能被压迫,无路可走,无处可逃。
研究显示,民国时期女性自杀率异常高,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忍受家庭压迫。
至于呢些真正的,所谓的"民国名媛",被某些人羡慕的名媛,其实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她们要么是有钱人家的玩物,要么是被商业包装的工具。
那些表面上受万人追捧的民国女星,背后其实是"公司安排"的"贴身接待",是躲不开"游戏规则"的。
一位研究者这样写道:"当一个女人的漂亮超过了她家庭的庇护能力之后,她越漂亮,苦难越多,特别是在民国。"
在大多数人眼里,她们就是"另类"!
就连她们的择偶范围都特别窄。
那些所谓的"新式男性",比如徐志摩抛妻弃子这种事都能当成"潮流",这就是他们理解的"自由"!
从1912年到1949年,这38年里,普通老百姓就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军阀混战、政府腐败、民不聊生,这才是民国最真实的写照。那些歌舞升平、才子佳人的故事,都是给有钱人看的。
在普通人眼里,民国就是一个字——"苦"!
所以,奉劝那些整天想穿越回民国的人,醒醒吧!
那不是你想的浪漫民国,那是一个吃人的社会!
一个能让人喊出:"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人间炼狱!
抗战国军到底拉了多少壮丁?死了1400万人? - 综合资料 - 抗日战争纪念网
发现大饥荒——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1942--理论--人民网
四大家族-快懂百科
民国真的那么美好吗? - 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