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猪身悔悟记
发布时间:2025-11-13 10:50 浏览量:1
明朝隆庆年间,湖州府德清县有个叫柳文轩的书生,生得眉目俊朗,才学尚可,却偏偏栽在 “色” 字上 —— 家中已有贤妻沈氏,他仍整日流连风月场所,见了稍有姿色的女子便魂不守舍。
沈氏温婉贤淑,操持家务井井有条,屡次劝丈夫收心,柳文轩却左耳进右耳出,反倒嫌她唠叨。
这年暮春,柳文轩与同窗去郊外赏牡丹,行至一处花园,忽闻一阵轻柔歌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粉裙的女子正倚栏赏花,眉如弯月,肤若凝脂,正是城中有名的美人苏婉娘。
柳文轩看得痴了,当即撇下同窗,上前搭讪:“小生柳文轩,敢问姑娘芳名?”
苏婉娘回眸一笑,媚眼如丝:“小女子苏婉娘,久闻柳公子才名。”
二人相谈甚欢,柳文轩被苏婉娘的柔情蜜意迷得神魂颠倒,当晚便约好次日再聚。
回家后,柳文轩对沈氏冷若冰霜,整夜辗转难眠,满脑子都是苏婉娘的身影。沈氏察觉不对,忧心劝道:“相公,那苏姑娘来历不明,听闻城外花园常有狐精作祟,专诱书生,你可千万当心!”
“妇人之见!” 柳文轩怒斥,“婉娘冰清玉洁,岂容你污蔑?再敢多言,休怪我无情!”
沈氏含泪退下,暗自垂泪。
次日,柳文轩如约赴会,苏婉娘带他去了花园深处的一座别院。院中雕梁画栋,花香袭人,二人饮酒作诗,好不快活。此后半月,柳文轩日日流连别院,身子却日渐消瘦,面色蜡黄。
沈氏忧心如焚,暗中请来一位游方道士。道士一见柳文轩,便惊道:“公子被狐精缠身,精气已耗损大半!再不停歇,不出一月便会性命不保!”
当夜,道士在别院外布下符阵。三更时分,院中传来凄厉惨叫,一道白影仓皇逃窜,正是苏婉娘所化的白狐。
柳文轩被惊醒,非但不感激,反而怒斥沈氏坏他好事。可次日再去花园,那座别院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消停了没几日,柳文轩又在酒肆偶遇一位名叫莲娘的少妇。莲娘体态丰腴,比苏婉娘更添几分风韵,三言两语便让柳文轩再度沉沦。他瞒着沈氏,在外租了小院,与莲娘同居。
这天,柳文轩与莲娘饮酒作乐,忽闻敲门声。开门一看,竟是位白发老者,身着青衣,眼神凌厉。
“大胆妖物!竟敢私逃下界,魅惑凡人!” 老者怒视莲娘。
莲娘吓得面无人色,跪地求饶:“花仙饶命!小婢一时糊涂!”
老者转向柳文轩,冷笑道:“贪色之徒,连花精也敢沾染!今日便让你尝尝恶果!” 说罢袖袍一挥,柳文轩只觉天旋地转,昏死过去。
醒来时,柳文轩发现自己置身于猪圈,四周腥臭难闻。他想呼喊,却只能发出 “哼哼” 声,低头一看,自己竟变成了一只粉嫩的小猪!
“我儿,快吃奶了!” 一头老母猪慈爱地蹭着他,柳文轩又惊又怕,悔恨交加 —— 他想起沈氏的贤淑、父母的期盼,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
养猪的人家姓孙,主人孙老实是个憨厚农夫。孙家儿子孙三郎正在备考童生试,每日在家中诵读诗书。柳文轩灵机一动,趁孙三郎读书时,用蹄子在地上划字。
起初孙三郎以为是猪仔乱刨,后来见地上竟划出 “我是人” 三字,不禁大惊。柳文轩又艰难划出 “柳文轩” 及自家住址,孙三郎曾听闻柳文轩的名号,知他是县里才子,月前莫名失踪,当即连夜赶往柳家报信。
柳家上下赶来,沈氏见到变成小猪的丈夫,哭得肝肠寸断。孙老实见这阵仗,才知猪圈里藏着 “书生猪”,连连称奇。
沈氏遍访高僧道士,却无人能解此劫。这日,家中来了位游方和尚,法号慧通。慧通一见小猪,便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贪色遭劫,本是咎由自取。但念你妻沈氏日日焚香祷告,其情感天,老衲特来指点。”
沈氏跪地叩拜:“求大师救我夫君!”
慧通道:“城东净土寺有位静心师太,道行高深。不过即便恢复人形,需受三年月圆变猪之苦,以偿孽债。”
沈氏当即带着小猪赶往净土寺。静心师太年过七旬,目光如炬,叹道:“美色如毒,迷人心智。你被狐精、花精轮番迷惑,又遭花仙惩戒,本无生机。但念你妻子诚心,老尼且一试。”
师太取来香灰净水,诵经后将小猪浸入水中。柳文轩浑身刺痛,昏死过去,醒来时已恢复人形,却吐出大口黑血。
“每月月圆之夜,你仍会变回猪身,三年期满方可解脱。” 师太叮嘱道。
柳文轩与沈氏归家后,他闭门苦读,再不沾染风月。可月圆之夜,他果然变回猪身,天明才恢复。如此过了半年,柳文轩渐渐收敛心性,对沈氏百般体贴。
这日,柳文轩从书院归家,行至山路,忽闻女子呼救声。月光下,一位妙龄女子跌倒在地,脚踝红肿。若是从前,他定会殷勤相助,如今却心生警惕,只远远问道:“姑娘家住何处?我帮你通知家人。”
“我家就在附近,烦请公子扶我一把。” 女子泣道。
柳文轩终究不忍,上前搀扶,不料女子突然变脸,竟是苏婉娘所化的白狐:“负心郎!那日坏我修为,今日定要你偿命!”
白狐利爪袭来,柳文轩吓得魂飞魄散。危急时刻,慧通和尚现身,金光一闪,白狐惨叫逃窜。
“施主险些再入魔障!” 慧通叹道,“你前世曾救过这狐精,她本是来报恩,却因你贪色反结孽缘。”
柳文轩恍然大悟,追悔莫及。
转眼三年将满,最后一个月圆之夜,孙三郎急匆匆跑来:“柳兄,不好了!沈嫂子去净土寺上香,马车受惊跌入山涧!”
柳文轩大惊,不顾月圆之险,夺门而出。行至半路,月亮升空,他浑身剧痛,变回猪身,却仍拼命向山涧奔去,沿途被野狗咬伤,浑身是伤。
天明时分,柳文轩终于在山涧边找到昏迷的沈氏,用鼻子轻拱她的脸颊。沈氏醒来,见满身是伤的小猪,认出是丈夫,相拥痛哭。
此时,慧通和尚与静心师太赶来,笑道:“善哉!施主为救妻子,甘冒永世为畜之险,孽债已偿!”
二人诵经,金光笼罩下,柳文轩恢复人形,神清气爽,再无变猪之虞。
此后,柳文轩潜心向学,次年乡试中举,三年后中进士,外放为官。他勤政爱民,与沈氏相敬如宾,成了有名的贤伉俪。
柳文轩晚年出资修建了一座 “戒色寺”,寺中壁画绘着小猪救美的故事,警示后人:色字头上一把刀,贪念起时祸难消;夫妻本是同林鸟,患难与共见真章。而那只承载过他魂魄的小猪,被柳家供养到老死,厚葬于后院,立碑曰 “悔悟之猪”,这段奇闻在德清县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