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我的字是怎么开心怎么写,你们可不要过度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5-10-01 08:26 浏览量:1
文/老鸿
我们聊了不少关于“宋四家”的一些作品,要说谁的争议比较大,肯定是蔡襄无疑。其实前面的那几位,也是比较有争议的,就比如大才子大文豪苏东坡,有书友说他的字很一般,是因为他的诗文方面名气太大,书法也跟着水涨船高了,要是放到历史的长河当中,最多是一位三流的书家。
当然这位书友依据是什么,咱也不太清楚。至于宋朝有才华的人太多了,随便找找也能装满一箩筐。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文人多的更是如神仙打架。就历史上能叫的响的都数不过来,像名头比较大有:辛弃疾、李清照、范仲淹、晏殊、柳永、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黄庭坚、秦观、周邦彦、陆游等。苏东坡虽有才名,但其他文人也弱不到哪里去吧。
大家也都写诗词文章,也都同样的习文练字,凭什么他苏东坡的字能流传千古呢?书法这东西。虽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也不并仅靠其文化名人的身份、靠一部分人的吹捧就能成的。
当然有争议还有黄庭坚,也有人认为黄庭坚的水平真不咋滴,能被列入宋四家,主要还是人家懂得混圈子。就他与苏东坡的那个关系,少谁也少不了他。这个逻辑非常的清奇,感觉是在讲现在的故事一样。当然黄庭坚的实力,并不是一般没有学过草书者所能理解的。当代有位学者把唐以后写狂草书的书家,总共选出来三个半人,前两位是张旭、怀素,第三个人就是黄庭坚,王铎够牛的吧,不好意思还不能与他们来比,那就算半个好了。就这草书水平历史地位,你说人家是靠混圈子混出来的,是不拿以为当真理了呢。
米芾在“宋四家”当中的人气最旺,人家有技法有个性,不但从传统中而来,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从哪里说都不能说人家不行。比起来苏东坡、黄庭坚,至少还都能看的懂。说实话对于老米的字,我也是挺喜欢的,前些年还临过一段时间,这些年临的大多是其信札,觉着更为洒脱也更为自由。
下面咱们来看米芾的一个信札《天机笔妙帖》。
米芾这个人挺怪,只要看的东西,哪怕拿自己藏的精品宝贝,与别人去交换都可以。这个帖的内容便是米芾想以自己藏的一幅怀素帖,和一枚砚山,来换刘季孙的宝物,写这个信的大意也是先问一下别人意见。
此帖用笔灵活多变,没有太多的顾忌,可以说信手挥洒自然流畅。我们今天很多的书家,尤其是学米的书法家,对米芾章法上变化,有些过度解读的感觉。人家只是随手一写,你可以解读出很多东西。对于古人的书法,多去寻找一些规律,少一些刻意的过度解读。
此帖的书写速度,应该是比较快的。开始的时候肯定理性的思考会多一些,但却又很难掩饰对喜爱之物的那种迫切,越写速度上越快,甚至有些字产生了一些变形,像“家”、“州”、“帖”等,以及后面的明显的还有些草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