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志怪故事2则:白于玉、郎十八

发布时间:2025-09-30 08:25  浏览量:2

① 白于玉

吴青庵因才华被葛太史赏识,许诺将绝美女儿许配给他。科举落第后,吴生请求太史等待三年,自此发奋苦读。

秀才白于玉夜访,谈吐超凡。二人惺惺相惜,白生留下同住,所读皆非科举文章,自称"非功名中人",夜授吴生《黄庭经》修仙之术。吴生婉拒:"修仙需断情欲,我尚忧宗嗣。"笑引孟子"寡人好色"之典。

白于玉忽辞别,化作指头大小跨青蝉飞入云端,留话"若思念可拂榻而卧"。数日后吴生思友心切,依言卧榻,竟被白家童子引至天门。

乘桐凤飞越黑径,见水晶阶、参天桂的广寒宫。四名仙女侍宴,紫衣女与吴生缠绵,赠金钏为信物。童子催返时,吴生仍贪恋仙境。

十余月后,紫衣女托梦送子,言"天上难留骨肉"。吴生醒见婴儿,取名"梦仙",自此绝意功名,欲隐居修仙。葛女却坚贞不渝:"甘守贫贱,侍奉婆母。"

吴生最终辞家修道,其子梦仙十五岁入翰林。多年后,一道士(疑似吴生化身)救子于寇难,赠金钏与仙丹,家书署名"王林"(拆字"琳"),乃葛女闺名。

京城大火时,葛女腕间金钏突化巨环罩宅,火势绕行。年过五十的葛母食仙丹后容颜如二十许,印证吴生已得道,暗藏"情缘未断,仙凡互济"的深意。《聊斋志异》

② 郎十八

客居他乡的雨夜,窗外雨声愁人,忽闻有人吟唱《郎十八》,曲调凄婉。次日询问路人,得知是湖襄一带的奇事。

主人公宗酉(字蕴二),桂阳才子,四十岁时梦见一娇媚少女对他说:“郎十八,妾十七,前世有缘结夫妻。”此后屡梦此女,却无法对话,旁人疑为妖祟,劝他正心驱邪,但梦境不绝。

丙子年秋试,宗酉向同考者提及此梦,一人惊愕道:“这是我妹妹的遗谶!她十七岁夭亡,生前总梦人说‘可惜郎十八’。”众人骇然,宗酉忧心自己遇鬼命不久矣,无心追问全诗。后竟中举,暂忘此事。

次年归乡途中,宗酉夜泊公安,酒醉登岸,遇婢女拦路:“夫人备酒扫径,恭候夫君。”宗酉大惊,随行至一华宅,见厅内无人,婢女引他入内室。

室内丽人正是梦中女子,自称前世与宗酉为夫妻,因早夭未能履约,冥官许她转世续缘。她揭露宗酉现任妻子是前世婢女转世,因妒被罚短寿,而自己将投生黄冈富户。

二人饮酒叙旧,忽有冥使接女子转世。临别她诵《郎十八》全诗,嘱宗酉牢记。宗酉随行至黄冈一豪宅,惊醒发现是梦,舟已启程。

归家后妻儿无恙,宗酉渐忘梦境。多年后妻亡子夭,年迈无依。偶遇退休武将梁翁,对方梦到女儿嫁他,不顾嘲笑执意联姻。

婚礼上,宗酉命婢女唱《郎十八》,新娘闻词落泪,方知自己是梦中女子转世,终释嫌与宗酉恩爱。梁翁死后,宗酉官运亨通,夫妻白头偕老。

诗中“郎十八,妾十七”贯穿全文,暗喻跨越生死的姻缘,成为唤醒女主记忆的钥匙。

故事强调妒忌招祸(婢女转世短寿)、宿缘难违(冥府许婚)的主题,结尾外史氏点评“妒为自贻伊戚”。《萤窗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