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姮儿

发布时间:2025-07-24 03:30  浏览量:1

选自清代许奉恩所著志怪笔记《里乘•卷四•姮儿》,选作译文有改动。

明代有位东越尚书,因年纪六十多岁了,告老退休。在家乡建造一个游园在鑑湖边,亭台楼阁,绝胜翠野飞泉。有女儿名叫姮儿,娴静聪慧,姿容妍丽,被尚书宠爱。幼时读书通晓文墨。尚书选择女婿苛刻,所以十五岁还没有与人议婚。

同乡的奚生,出生落魄人家,但很有才华。年幼双亲去世,家境贫困,寄居在孀妇舅母家,借着手中之笔,勉强糊口,聊以度日。

这时,正好尚书园子里的花木繁茂,每年春天,百花齐放的时候,尚书是一定要设一场宴席,邀请客人写诗为乐。凡事有才名的人,漫不到来。

在众人写的牡丹诗中,只有奚生的四首牡丹诗写的最好。尤其被尚书欣赏,回头对着客人说道:“你们写的诗确实好,但像奚这样韵味无穷,别有深意的,恐怕压倒一时豪杰。”客人也都甘拜下风。

宴席散了,尚书拿着客人们所写的诗给姮儿看赏。姮儿阅览一下,也认为奚生的诗能够斩获桂冠。笑着对尚书说道:“这个人将来是当大官的,哪里有如此才华而长久陷于贫困的才子。”尚书微笑点头。

自此以后颇为怜悯奚生穷困潦倒,经常救济他,并且还暗含选他为女婿的意思;但偏偏尚书的夫人强横的很,家中的事情都由夫人做主,不敢立即说出去。

尚书就想,等奚生取得功名之后再已婚也不迟。姮儿也知道尚书的意思,也以为这样不错。每当尚书想要周济奚生的时候,必要出来赞成。

尚书的小儿子十三岁,正是读书时,但没有好的老师,想要请奚生来当老师,但是又怕他太年轻。与姮儿商议,她笑道:“以前项橐七岁的时候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奚生比项橐还要大几岁?况且我弟不是孔夫子能比的,有什么不可以的?”尚书笑着答应了。

姮儿知道奚生很有才华,但不知道他仪容如何。私塾恰好在园子里的偏西方向,姮儿住所就在园子的东边角落。在奚生教习弟子闲暇时刻,姮儿闲来带着弟弟到园子里面远眺。

从窗子中偷偷窥看,奚生容貌俊伟,举止不凡,心中更加高兴。奚生早就听闻姮儿才貌双全,又听说她评论自己的诗词以及赞赏的话,心中暗暗高兴得到一位知己,不可以负了她的一片好意。

可是心中想到自己贫寒,怎么能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然后又悲叹道:“这辈子不娶她,宁愿当个鳏夫终生。有志者事竟成,他刘秀又不是个非人。”

同乡有一个大官,与尚书同年及第,炙手可热,威震朝野。尚书看不起他的为人,与他很少往来。他的儿子靠门路当了一个官,借他父亲的势力,鱼肉乡里,村民唯恐避之不及。

他的妻子死了,想要娶姮儿,尚书很不乐意,与他的夫人商议。夫人也很势利,羡慕大官的富贵,满口答应。尚书与她争论:“他们家虽然一时富贵,但看他们的行径,恐怕难免有祸患!”

夫人怒道:“人家与你无怨无仇,为何这样诅咒?女儿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夫婿,像这样的好人家,错过了还有谁?”尚书说道:“奚生年轻有才华,肯定不会长久贫困。我想要将女儿嫁给他,不行吗?”

夫人吐口水溅在他的脸上:“你真是愚笨,将心爱的女儿嫁给一个乞丐,难道不怕那些达官贵人笑话吗?我已经决定了,你不要再嚷嚷不休!”于是答应了两人的婚事。

又因为尚书当时有将女儿嫁给奚生的说法,但心妨碍女儿的名声,就把奚生给辞退了。尚书也无可奈何,只有垂头丧气悲叹而已。

奚生被辞退了,仍住在舅母家。知道了姮儿要嫁给别人,顿时大失所望,每天喃喃自语说梦话,就像丢失魂魄,不思饮食,日渐消瘦。

舅母没有儿子,将要依靠外甥送终。见奚生病情,颇为忧虑。时常问他为什么变成这样。奚生病情每日加剧,担心自己恐怕起不来。

就将自己的病源告诉了舅母,并且说这辈子没有见到姮儿一面,死不瞑目。舅母安慰说他:“都已经嫁人了,而且还是个权贵人家,难道会想念到你这个寒酸士子?以你的才华,怕当不了大官。他日春风得意,怕没有美人作妻吗?”

奚生摇头说道:“舅母说错了,她是我的知己,不是世俗妇女可以比拟的。她如果知道我生病了,一定要可怜我,只是没有人打通消息罢了。”

很儿的乳娘王氏,和舅母是邻居,两人很交好。听闻奚生生病前来探望,舅母不得已将他所说的话告诉乳娘。乳娘叹道:“咦,你们家的郎君配我家的娘子,真是一件大好事,偏偏我家夫人愚笨,贪图富贵,把女儿嫁给山鸡,真是可惜!你不知道我家娘子也不是寻常的人物,这场婚姻,她很不乐意。等我见到他的时候,试着用你家郎君说说的话告诉她,如果她可怜奚生也未知,但不敢说一定真的这样。你好好安慰他不要沮丧,我会告诉你们消息的。”

姮儿因为奚生被辞退,心中很不忍心。又听闻自己被许配给大官的儿子,她早就知道那人是个纨绔恶少,想到自己终生所嫁非人,心中郁闷。

那个大官的儿子早就垂涎她的美貌,听闻要娶她,兴高采烈。对婚事的举办很迫切,而且聘礼也十分丰厚。夫人也高兴,每天督促姮儿检查嫁妆。

姮儿本是夫人的爱女,一言一笑都能博得到夫人的欢喜。这几天忽然郁郁寡欢,日复一日,变得很懒散。

夫人对此感到很诧异,于是就开导她:“男婚女嫁,是五伦大纲,我为你选择女婿不容易。今天幸好找到一位乘龙快婿,是县中的第一流富人。他的父亲是朝廷中的大官,赫赫威名,朝廷都对他很信任,你成为诰命夫人指日可待。不像你的父亲,老了都不上进,只图个安逸,立刻就辞官。就是只说你丈夫的家中,难道只有百万黄金?你嫁了过去就能管理家庭,奴仆成群,像这样大的富贵,为什么这样不开心呢?虽然对双亲恋恋不舍,但幸好在同县,时时可以见面。为你打这样的算盘,你应当开心才是。你这几天郁郁寡欢,我很不理解,难道需要什么好衣服因害羞难于启齿,你可以给我说说吗?”

夫人见爱女而不答话,屡次询问,始终皱着眉头不说一句话。夫人很无奈,只得安慰和晓谕她。

有一天,恒儿早晨起来的比较晚,还没有妆梳。奴仆为他准备早饭,也都不想吃。头发散乱的对着镜子,默默的坐着,若有所思。

乳娘刚到,惊讶的说道:“几天没有见娘子,为何这样清瘦?”姮儿叹气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子,感觉这颗心丝毫没有活人的快乐,古人曾经说过忧能伤人,我大概不能久活于人世间了,有什么办法啊?”

乳娘笑着劝慰道:“贺喜娘子大婚的日子快要来临,你的丈夫是我们这里顶级的人家。哪天娘子过门,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不知道我登门拜访的时候还可以望见你不?”

姮儿还没有等她把话说完,就怒气勃勃的转过身子向着墙壁。乳娘知道自己说错话,默默的坐了片刻,又问道:“这几天去游园子了吗?园子中有什么花开了?做了些诗词没有?画些画没有?弹琴了没有?”姮儿只是摇头不说话,怒色稍解。

乳娘就说道:“昨天有个秀才拿着一个古琴,看起来很华贵,声称是管道升夫人的物品,琴底还有善于画马的赵孟頫亲手刻了几个字。央求我带给大人家出售,因为价格太高,又怕损坏了难以赔偿,所以没有带来。”

姮儿笑道:“无论如何,哪天能带来给我看一看?”乳娘笑着答应了。于是就很谨慎的走在姮儿的旁边,低声笑道:“还有一件可笑的事情,请宽恕我的罪名,我才敢向你说,你想要听吗?”

姮儿说道:“有什么可笑的事,你试着说一下,或者可以解解闷,绝不怪罪你。”

乳娘说道:“可笑那个奚生,的确是个书痴。经常说娘子是她的知己,不能辜负她。这辈子除了娘子,绝不娶其他人。前不久拜访他家,就像丢失了魂魄一样,茶饭不思,看起来很难医治。他说自己死了不足怜惜,只是活着的时候没有见上娘子一面,死不瞑目。别人训斥他胡说,他哭着说,娘子不是世俗妇女可以比得上的,如果知道他病了,一定要垂怜他,只是苦于没有人带来消息。我可怜他情痴,骗他可以为其传达消息。天下居然有这种痴情的人,真的好笑!”

姮儿听见开始流泪满面,然后声音呜咽,又听到赞赏她不是世俗女子可以比得上的,却高兴奚生真不愧是自己的知己。平日里一片可怜他的热心,不觉一时感怀,几乎到了放声痛哭的地步。

乳娘看见这等情况,相信奚生说的话果然不错。过了一会儿,姮儿哭完了,用丝巾擦泪。乳娘又说道:“奚生这样多情,难怪娘子会看上他。我明天晚上送琴,来的时候就暂时让他受点委屈,假装一个奴仆,脏脸破衣背着琴到来。让他见娘子一面,可以吗?”

姮儿不说话,但好像同意一般。乳娘知道他的意思,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姮儿嘱咐道:“你一定要记住,不要忘记,明晚一定要将琴带来,不要失信于我,让我焦急盼望。”乳娘点了几个头,答应了。

归来时,将这件事全部告诉了奚生。他突然高兴说道:“我说的话怎么样?她叫我,即使是死了也不敢推脱,何况是当奴仆呢!”

日暮,乳娘让他用泥土涂抹在脸上。穿着破衣服,拿给他琴,快速的背着走,俨然像一个奴仆。由园子里面进入,乳娘让他先见姮儿。她问道:“琴带来了没有?”乳娘点头,让奚生进来。

奚生把琴放在桌上,看见恒儿淡妆华服。虽然满面病容,但是依旧光彩照人。想要弯腰跪拜,姮儿急忙阻止。可怜他不惜为自己而如此屈辱,不禁红了眼眶,又想到自己性格英气豪爽,不一会儿就收住眼泪。

笑着对他说道:“你这么痴情,我已经全知道了,以你的才华,难道会长久贫贱?天下的美人比我好的还要多,怕没有好妻子吗?我知道自己搏命,这几天心情恶劣,就如酒醉一般散软,病情加剧。一定不能长久的活在人世间,你一定要努力自爱,好自为之,为什么抵死与别人争一个骷髅?”

奚生听了泪下如雨,刚要说话,忽然侍女报告夫人到来。姮儿大吃一惊,急忙将他藏在屋子里面,和乳娘出门欢迎。夫人问道:“桌子上哪来的琴?”

姮儿说道:“是别人托付给乳娘带来出售的东西,他说这是管道升的琴,我还没有慢慢审定。”突然将包裹解开,放在蜡烛下审视,看见这个琴颇为珍贵,琴底下还有两行隶书还有落款。

夫人称赞道:“这上面写的字真好,的确是赵孟煩的琴。虽然赵孟頫的人品不免后人议论纷纷,但不愧是一代才子。这东西可留作你的嫁妆,但愿女儿她日能够效仿赵孟頫夫妇,就足够了!”

转过身对乳娘说道:“价钱多少?我来付。”乳娘笑着答应了。夫人由于和姮儿絮絮叨叨的谈话,过了很久才离开。已是夜晚,门也上锁了。

姮儿问乳娘说道:“奚生在这里,怎样安置他?”乳娘说道:“事已至此,娘子不用忧虑。可以将他藏在婢女的房间中,我在趁她们不注意带出去。”

姮儿无奈,只能命婢女们陪伴她过夜,奚生暂时住在婢女的房间中。姮儿对待那些侍女素来宽松,婢女们很乐意为她效劳,遇到事情大多都不回避。

这时候尚书的儿子升官住进了京城,听说妹妹要嫁给那大官的儿子,心中很遗憾。但他敦厚友爱,因为妹妹是双亲的爱女,特地让妻子杜少薇夫人回家,替她料理出嫁的事情。

杜夫人是杜佑的后裔,明察秋毫,刚决果断。虽是巾帼,但胜于须眉。到家几天后,看见姮儿的状况,心中暗自诧异。偶然到了姮儿的住所,正好奚生在婢女的房间,半开窗户向外面偷窥。

看见杜夫人道来,急忙关上窗户。杜夫人眼睛明亮,早已经瞥见。心中暗想:“姮儿平常读书以贞洁自誉,为何忽然有这样暧昧的事情?”很是惊讶疑惑。

姮儿与杜夫人是一对好友,看见她来了,含笑站立迎接。杜夫人握着他的手安慰说道:“这几天睡眠饮食如何?”恒儿笑道:“这有什么好讲的?”

杜夫人看见乳娘说道:“姮儿马上就要出嫁了,对双亲未免有些依依不舍,你来给他们做伴解闷也不错。”乳娘笑着答应了一声。

杜夫人看见房中的图书已经装满书架,桌上有一个包书的布套,恰好是姮儿整整齐齐分行用蝇头小楷写的《自选唐人乐府》。

里面夹着前不久刚刚写的一首诗,叫做《拟李长吉并次原韵》,主要是写西施入吴之事,并感其不遇、咏叹贞洁的。

杜夫人看完后又随手一翻,是张藉的《节妇吟》,从头到尾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密密麻麻的圈起,并且还附有姮儿的评论。杜夫人读了他写的诗,并细细品味了她的评语。感觉姮儿立论正大光明,应该没到那种苟且的地步。

于是就乘机问所看的诗中的问题,姮儿滔滔不绝开始长篇议论,让杜夫人很是佩服。又探了一下口风,杜夫人聆听她所说的话,已经可以窥见大概,不觉默默的惋惜。

于是让婢女退下,悄悄对姮儿说:“你的喜期已经快到了。但不是嫂子乱说话,夫人选择女婿未免太过于草率了,如之奈何?”

姮儿听后,泣涕涟涟。杜夫人安慰她说:“你不要太过于伤感,如果可以周旋一下,嫂子一定为你想办法。”见杜夫人直说她私心事,心中暗暗惊奇,不觉脸颊红晕,更加泣不成声。

杜夫人又安慰后笑着问一下家常,然后左右游览一遍。装作随意的到婢女的房前,反手拉开窗帘。突然见到了奚生,佯为大吃一惊。

回头问姮儿:“这人是谁?”姮儿知道杜夫人前面说的话都一定有原因,料到她已经看破这件事。就不再隐瞒,腼腆的直接回答道:“这是奚生。”

并且将事情来龙去脉都告诉了杜夫人,说他住在这里已经三天了。没有机会可以出来,如果他们两个做了苟且之事,天诛地灭,希望杜夫人明察。

杜夫人早就听说奚生的才华,又细细的看他仪容举止,的确文雅。暗暗赞赏姮儿眼界不错。又怕因为羞愧而产生突变,安慰姮儿说道:“贤妹独具慧眼,如果想要喜结连理,长久的留在这里,终究不是好的策略,应该快速想个万全之策。”

姮儿含羞回答道:“我现在方寸大乱,只能听从嫂子命令。”杜夫人知道姮儿心意已决,又知道乳娘是姮儿的心腹。单独把乳娘叫过来,在其耳边授予计划,让她快出快来。

接着严厉的对奚生说道:“我为你的事情大费苦心,你应该努力进取。替姮儿争点脸,不要辜负她。”奚生感激的哭拜杜夫人,对天发誓。

刚是夜晚,杜夫人让乳娘带着车过来,又预先打发了看守园子的人。然后将所有的婢女全部召集到自己的房间中,让姮儿整理一下,带些金银首饰。从园子里与奚生一起逃遁。

姮儿有四个婢女,大的叫做木难,十四岁。能够善解人意,被誉为“眼睛听到眉毛说话”,命令跟二人一起去。又拿千金托付给乳娘,留着给两个人当做日常吃饭开销的钱。

杜夫人一一处分完毕后,握着姮儿的手千叮万嘱,两人一再洒泪拭袖,相拜而别。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一个人知晓这件事。时间已经很晚了,杜夫人命令检查各个门户,严加上锁。

更晚的时候,忽然报告姮儿的住所大火燃起,一会儿就烈焰遮天。一家人都很惊慌失措,一起扑灭大火。但姮儿的八间房屋都已经成了灰烬,幸好不与其他房屋相连,没有蔓延到别的院子。但只有姮儿没有拯救出来,木难的尸体也化为齑粉。

尚书与夫人痛哭欲绝,杜夫人只能再三劝慰他们才罢休。那个大官的儿子才刚刚准备想要过来娶姮儿,倏然得到这个消息,大失所望。只有每天沉溺在勾栏中,借以排解不乐。

但没过多久,就有了祸患。大官的儿子借着父亲的权力,在村里无恶不作。正巧一个官员的使者巡逻经过这里,牵着马喊冤的有几百人。

那个官员那个官员素来有包拯的称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根据他们所述一一写进报告中,弹劾大官接受贿赂,卖官卖爵几条,证据确凿。

朝廷勃然大怒,就在这天下达旨意。将父子二人罢官,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充军,途中不得停留。又将他们所有的家产全部充公。

大官的儿子在路上,恶性疮疤溃烂,不多时早已去世。那大官年老哀悼儿子,又因为长途跋涉,劳累困顿,也跟着去世了。全家竟然没有一个活着的。

二人逃出来后,带着木难和乳娘在一个贫穷的村落里买了一间房屋。竹篱笆,茅草屋,织布衣维持温饱。乳娘假称这是她的甥女,见的人只知道惊讶她的美貌,却不知道她其实是一位女公子。

奚生还是居住在舅母家,偶尔和恒儿见一面。亲如兄弟,敬如朋友,言语间不敢有丝毫亲近。感慨姮儿是自己的知己,怕自己辜负她,寒窗苦读,几次应试都告捷。朝廷授予他一个翰林编修之职,他就请假回乡完成婚姻。

这场考试的考官六人,这其中尚书的长子也已经升官当了少宰。因与奚生同乡,拜见时候感觉很融洽亲切。他早就听说尚书以前有让他当女婿的想法,未免有些惆怅触怀之情,悼念自己的妹妹红颜薄命惨死。

又自我安慰,想到那大官父子这样惨的结局,妹妹如果在的时候更是难为情,反而有点庆幸。两人凯旋归来,长子让他托带家书,大夸奚生才华人品都是一流,庆幸自己交了个好友,让尚书留意给他做媒。

姮儿和奚生北上后,每天闭门烧香,弹着管道升的琴,借以消遣。或者有了空闲,教木难下棋;或者花开时节,对着花画画;或者写诗填词,抒发怀抱。

有一天读到了杜甫的诗《佳人》,反复吟唱,感慨万千。用次韵又写了一首诗咏其贞洁并追忆嫂子杜少薇夫人。写完后读了几遍,很是得意。

忽然,乳娘和木难一起快速进来,大笑贺西。说道:“刚才舅母说,奚生已经当了官。请假完婚,几天就可以到达。”姮儿听后,心中暗暗自喜。

一生归来后,命人先给姮儿报告消息,又去拜见尚书,礼节很是恭敬,袖子里面拿出长子的家书。尚书看了后,叹息不已。送奚生出去后,与夫人谈论长子家书,好像埋怨夫人那天错失姻缘。

杜夫人听在旁边笑道:“恭喜两位大人!姮儿没有出意外儿,那大官家死无噍类,正好喜结姻缘,请不要怨恨。”尚书与夫人面面相觑,很是惊愕。

杜夫人笑着将那天火灾是自己所做及事情首尾告诉两人,立刻喜出望外。马上叫起人,把姮儿接回来。然后指示着奚生,让他叫媒人纳聘,与姮儿完婚。

里乘子(原作者许奉恩)说道:聊斋里面有句话:“天生佳丽,将以报名贤;而世俗王公,偏留以赠纨婿。”千古同理,牢不可破,深可感叹。奚生虽然接近佳人,但敬重得不敢亲近。拿这来说,不愧是有名的贤者。少宰称赞其才华品学皆是一流,真的不是过誉。姮儿的才艺也没有不擅长的,读她的两首诗可以管中窥豹,见其非一般之人。偶尔发话,也都达到高深的境界,真的是女子的翘楚中的翘楚。尚书选择女婿不是不知道破格求才,只是被夫人所压制,差点让名花凋谢论落。幸好杜少薇夫人机智应对,才能使淑女君子得以成婚,仅凭一只手就有回天之力,并且不露声色,筹划周密。即使将它比作古代的侠女古押衙,也无丝毫逊色啊!

附录:略

(附录原录李贺《宫娃歌》、张藉《节妇吟》及洪迈《容斋随笔》对其创作背景及其主题情感的考察、杜甫《佳人》,限于篇幅,于文也无一定联系,故删。另,原文录入赵孟頫书于琴底之字及姮儿诗二首,限于篇幅删之。又有杜姮两人议论,嫌其过长,颇为不美,略而言之。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