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陕西97岁农民去世,国民党从台湾送来牌匾,上书4字民族之光

发布时间:2025-08-16 14:48  浏览量:2

兄弟阋于墙,这四个字好像太有分量了,往往成了后人谈论国共内战时顺嘴就搭上的标签。然而,每个被卷入这场混战的人,谁能说不是在用命跟命较劲?仵德厚算不算例外?反正他自己也没机会反驳了。

2007年,在陕西泾阳县龙泉乡雒仵村,一位97岁的老人去世,新闻说他的葬礼上面来了不少人,有冯玉祥家族的人,还有那个88岁的老兵,都亲自跑来送老仵一程。连台湾的国民党高层都来个“民族之光”四个字,托人送过来,说起来风光,实际上也就是那么回事。谁又能完全说清历史上的名与实?

仵德厚这人,从生下来就没享过什么福。1910年,老家陕西三原县,大家好像都不怎么容易过活,乱世就是乱世,没什么道理可讲。他舅父倒是有点名气,三原县三才子,于右任先生钦点过,可仵德厚却没沾到好处。

14岁的时候考进了县立初级中学,过了没多久,因为家里实在供不起他读书,只能辍学去当学徒。事情做得也不久,又生了一场病,不得不回家。这种波折其实不用细说,仅凭年代大家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1926年又考入了三原师范学校。那个时候冯玉祥在本地招兵,仵德厚没犹豫,报了名去了军事政治学校。三年后分到孙良诚部队,列兵做起,打仗的时候拼了命冲,一群人叫他“仵疯子”。你说这种外号算褒还是贬?

到了中原大战,官职升了,干到连长。冯玉祥战败以后,三十八师被改编,转到国民党第30军,仵德厚又往上爬,成了团营长。这个过程听上去稀疏平常,不稀奇,可到了1937年,事情又不同了。

七七事变爆发,混乱局势更甚。日本军队打得太狠,仵德厚主动请战,带人去房山前线。战场上的事情说多了乏味,只能说尸横遍野的惨烈是真的,以他们的代价阻挡了日军的进攻。后续周口店阻击、娘子关、台儿庄、武汉保卫战,仵德厚都在。台儿庄那一仗特别狠。

抗战全面展开,日军势如破竹。徐州门口的台儿庄成了他们的目标,国民党死扛。孙连仲带兵拼老命,阵地还是被日军先进武器砸穿,伤亡比大于七成。孙连仲不撑了,发电报请撤退。结果李宗仁一句话,把人逼回去了:坚守!你说这是不是硬撑?是!

孙连仲转头加派兵力,仵德厚所在30师补上。仵德厚抽调四十人,组敢死队,每个人都明白这趟出去估计没几个人能回来。仵德厚亲自带头,攻进城,实现了守军合围。真的很惨烈,敢死队最后回来三个,仵德厚自己带的营剩下一百人,数字摆在那里,谁都没法绕过。

战后,仵德厚升官,成了上校团长。抗战里各种嘉奖,被授金质嘉禾奖章,华胄勋章,宝鼎勋章这些,听起来光环,下场也不过如此。1941年他去中央军校深造,毕业后做了少将副师长。同年,国共矛盾又起来了,也是风云变幻。

抗日胜利后,国内又是一场角力。国民党内部其实没几个愿意继续打,大家都知道打内战是没头的事,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地盘?结果仵德厚还是带着部队上了战场。

太原战役,堪称华北决战,也是国共最后较劲的地方之一。仵德厚正好在太原当副师长。跟着上司黄樵松守关口,黑白分明一刹那没了所谓立场。黄樵松看大势要变,打算起义。仵德厚、戴炳南口头上答应,转头就把谈判代表抓了。最后黄樵松死得不明不白,戴炳南也被判死刑,仵德厚被判十五年有期徒刑。服了十年,出狱。说他罪有应得也合理,说他只为自己,一点问题也没有。

太原战役搞了半年,死伤四万五千。历史没告诉你细节,但人们总以为胜败简单,谁又一定知道幕后那些混杂的心思?仵德厚这一系列算“各为其主”,其实也不尽然。

你要说他是民族英雄,也不行。要说他全无过错也不是。出狱以后被安排去太原郊区砖厂劳动改造,毛主席后来签字,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军警宪特一律释放。仵德厚到了花甲之年才回家,故人已逝,家庭重组。他不再多谈过往,想必一肚子话烂在肚子里没人问。

1984年,因抗战功绩成了县政协委员。待遇好转,有一定补助。但真正让他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是2004年凤凰卫视的采访。那时候网络已经很普及,节目播出后,大家关注起这个老兵,几乎是隔代人的同情。有人要给捐款,还有人请他到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参观,这才渐渐有了些影响力。

2007年丧事临头,他特别交代丧事从简。但民间总有不舍,有人主动来送,也算落得风光。那一年,关于他的新闻报道增加,评论却完全不一致。民族英雄也有人说,历史污点也有人提,究竟该怎么评价,答案见仁见智。

历史人物的选择,终究自己负责。可许多事情推敲起来,不是黑就是白?恐怕有时白里夹了黑,黑里还有白?这种纠结其实一直都有。

但仵德厚这一生,活得可能也不明不白。抗战时死里逃生,内战后牢里十年,再到老年回乡,无论是赞还是骂,他都没什么解释。是不是应该这么评价,谁说了算?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他这一生没什么传奇可说,但冯玉祥家族、国民党的高层甚至社会群众,他都曾经留下一笔。你如果站在道德的高点审视,发现众说纷纭,逻辑反转,这也就是历史的常态!

整个过程,看起来折射的不过是那个时代的荒诞,而具体到个人,只要坐上那张椅子,一切都说不清了。选择意味着承担,有人为了命,有人为了名,也有人只是不知如何继续。

国共内战的标签下,仵德厚是雾里看花。至于是非功过,早就混合成一团。他的故事,是历史里的一条碎痕,唯一确定的,是他已经活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