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曾经诞生过的世家大族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5-09-04 04:45  浏览量:2

陕西西安作为都城长达千年,曾经在这里演绎过无数历史故事,历史名人更是灿若星河,许多历史名人都是以家族形式出现,代不乏人,今天就对陕西境内诞生过的世家大族盘点一番

咸阳地区世家大族

古代咸阳渭城

首先介绍下这三位的关系,班彪是班固、班昭的父亲,班固为长子,班昭为女儿。

1、班彪,字叔皮,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出生于儒学世家,家学渊源,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班彪毕生致力于史学著述。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

三班

2、班固,常言道”虎父无犬子”,班固幼承家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其成就更在其父之上。著有《汉书》《白虎通义》《两都赋》等。班固一生著述颇丰。所写《汉书》,为“前四史”之一;同时又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其《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所编《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

3、班昭,班家不仅盛产才子,班家才女也是不遑多让,班昭史称“班大家”。东汉著名才女,中国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学家,世界最早的女教育家、女数学家、女天文学家,兼文学家,在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中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

班家的名人不只是这三位,还有班彪的姑姑班婕妤,是西汉的著名辞赋家,也在历史上颇具名望。是班家的另一位著名才女。

还有班固的弟弟班超,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他随窦固出兵攻打北匈奴,后奉命出使西域,凭借智勇,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等国恢复与汉朝的友好关系,在31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史称“班定远”。

咸阳地区不仅有班氏家族,在咸阳武功还有一个苏姓家族也是人才辈出,史家认为文武之功,莫大于克商,周人以此地境内最高山命名“武功山”,来纪念克商这件历史重大事件,境内还有武功水,武功县得名与境内的武功山、武功水有关。

去过武功县城的人,应该都知道武功的地标性建筑“苏武雕像”

1、苏武,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天汉元年(前100)苏武拜中郎将,受汉武帝派遣,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不料在完成出使任务准备回国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被扣留下来,不成想这一扣留竟长达19载。苏武被流放到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直到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苏武才重获新生。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苏武牧羊”事件。

苏武牧羊

2、苏绰,南北朝时期西魏政治家、散文家,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与从兄苏亮并称为“二苏”。苏绰博览群书,尤擅算术。精熟政务,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其作品今仅存《六条诏书》《大诰》。

3、苏蕙,字若兰,始平郡武功县(今咸阳市武功县)人。前秦时期女诗人、文学家。

苏蕙善于诗文,其夫窦滔,前秦宣昭帝苻坚时为秦州刺史,后因罪被放逐流沙。她思念不已,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赠,词甚凄婉。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为之作序,称其“五彩相宣,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苏蕙的“璇玑图”总计841字,纵横各29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共有一千多种成诗方法,甚是绝妙,广为流传,是文字游戏的登峰造极之作。

这一支苏姓在隋唐时期才迎来了真正的大发展时期,苏威、苏源明皆见诸史籍。

4、苏威,字无畏,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北周至隋朝大臣,苏绰之子。在隋朝当官37年,仕隋文帝、隋炀帝两代君主,,隋文帝时是朝中“四贵”之一。

苏威熟悉典章制度,是《开皇律》的主修人,他还曾提出减轻赋税劳役,协助文帝筹划各种政策,对隋朝的政治、经济发展可谓举足轻重。

5、苏源明,唐初名预,字弱夫,京兆武功人。少年时寓居徐州、兖州,长于文辞,天宝年间已经很有名。后来进士及第,更试集贤院,累迁太子谕德,出为东平太守。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攻陷京师,苏源明称病不接受官职。肃宗时,擢知制诰,数陈时政得失,官终秘书少监。有诗名,其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仅对以上两大家族做以介绍,其实在陕西历史上还有很多世家大族:

1、扶风马氏,有伏波将军马援,三国名将马超等;

2、弘农杨氏,关西夫子杨震,四世三公;

3、明清之际渭南南氏家族,一门十进士三尚书,衣冠之盛,冠绝关中。

西安地区历史上世家大族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