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构建产业链上娘家人“十分钟服务圈”
发布时间:2025-09-16 14:01 浏览量:1
渤海湾畔,铝水奔流,纺机欢鸣。在山东滨州11条重点产业链上,一群“链上玫瑰”正绽放别样芳华——
“刚来车间的小姐妹觉得妇联离车间很远,后来发现组织就建在流水线旁,难事急事都找‘娘家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魏桥纺织女工赵培培笑着说。
“手机成了新农具,妇联组织的培训班让我从‘枣农’变‘网红’!”沾化桂芝冬枣专业合作社妇联主席张宗翠在直播间举起金灿灿的枣子,订单叮咚作响。
这样的蜕变,源于滨州市妇联构建了“三新”领域娘家人“十分钟服务圈”,一条条产业链正化为巾帼建功的“芬芳走廊”。
组织建在链上,姐妹有了“主心骨”
2025年,被定为滨州“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突破年”。组织、社工、民政等多部门握指成拳,联合开会发文、制定指导手册,高规格推动产业链妇建“加速跑”。
变化在基层悄然发生。在无棣县埕口镇的智慧海洋耕渔水产循环经济产业园养殖大棚里,新当选的“85后”执委山东耕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丽华正组织对虾养殖户们参观智慧温棚。去年底妇代会上,新当选的55名市妇联执委中有8位像她这样的“三新”领域女性。“头雁领航·一执为你”项目启动后,吴丽华领办了助力妇女发展项目。“以前觉得执委是荣誉,现在明白更是责任。”为破解对虾苗种运输成本高、存活率低的难题,吴丽华建起了占地900亩,可容纳5亿尾虾苗的智慧温棚4座,并将消杀后的外海水作为养殖用水,采用鲜活的丰年虫作为对虾饵料,不仅大大提高了幼虾活力和虾青素含量,成虾的口感也更加紧实鲜美。“我们这个苗种标粗是给周围的养殖户姐妹们做服务的,运输成本比较低,十多分钟到半个小时之内就把苗放入姐妹们的养殖区里了。”吴丽华介绍。
数字见证力量,今年以来,产业链新建妇联528个,1900余场“暖新”服务惠及5万姐妹。
服务聚在链上,娘家人就在“十分钟服务圈”
“真没想到,托管班救了燃眉之急!”在市妇联暑期公益托管班教室外面,几个刚送上孩子的妈妈开心地讨论着。看着孩子在托管班里做着趣味科学实验,家长终于能安心投身工作。今年暑假,市妇联特意为重点产业链人才子女预留20%托管名额,这份心意让家长们觉得心里很暖。
温暖在线上线下流淌。打开“码上见她”小程序,家政培训、亲子课程扑面而来。这个覆盖670个姐妹圈群的新媒体矩阵,已成为11万链上姐妹的“掌中宝”。
线下,一张“十分钟服务圈”越织越密。在渤海活塞厂区,“爱心妈妈”驿站里飘着咖啡香,心理咨询师正帮女工疏导压力;铝产业链聚集区,女职工维权工作站两小时化解矛盾纠纷;食品加工园的家风研学路线上,孩子们跟着老师学包芝麻酥糖……几百个服务阵地如同繁星,照亮链上姐妹的奋斗之路。
双创依托链上,村播助力绽放“她风景”
惠民县作为“中国绳网名城”和全国最大的新型绳网生产基地,汇聚了4200余家绳网企业,承载着8.4万余名女性从业者的奋斗与梦想。今年,惠民县依托绳网产业核心区2个淘宝镇、29个淘宝村的电商优势,成立全市首个村播(联盟)妇联,为女性创业创新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产业链组织网络。
近日,惠民县村播妇联邀请“直播达人”段丽丽、赵素华宣讲直播带货经验,提升妇女就业技能。姜楼镇路杰加工工坊通过妇联牵线,将订单辐射至周边5个村,带动60余名妇女月均增收1500元,实现了女性就业增收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双向奔赴。
据了解,为拓宽眼界、学习先进,市妇联组织链上优秀女性赴深圳、上海、宁波等地“取经”,让创新成果加速“落地生金”。
花开有声,芳香满径。链上花开的故事仍在续写。滨州市妇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继续深耕链上娘家人‘十分钟服务圈’,让每朵‘链上玫瑰’都能绽放最美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