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凫评价李商隐,题赠一首五律,层层深入,结尾引人共鸣
发布时间:2025-09-16 06:57 浏览量:2
古代文人相交,多在笔墨之间。一纸诗笺,几行墨痕,便能勾起隔世知音。太白与子美,东坡与山谷,都曾以文字相互酬答,他们非止钦佩对方才华,更是由于经历类似,而兼同病相怜之叹。
杜甫怀念李白,吟诵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实因坎坷人生中,互见彼此落魄身影。文人命蹇,自古而然,韩愈曾说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也是由于失意人识得失意人,寒灯夜雨时,最解断肠诗句。下面一起读诗:
赠李商隐
唐 · 喻凫
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
月疏吟夜桂,龙失咏春珠。
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
徒嗟好章句,无力致前途。
晚唐社会早已陷入了内忧外困的局面,藩镇割据,宦官当权,有志之人,怀才不遇。李商隐和喻凫同是晚唐文人,他们同历科举的失意、仕途的不顺,彼此虽然并非深交,却都活跃于唐文宗至唐宣宗朝代,也均对才华与命运的错位有着切肤之痛。
喻凫出身寒门,早年隐居苦读,屡试不第,人到中年才终于进士及第,一生沉于下僚。喻凫喜欢李商隐的诗歌,羡慕他的才华,同时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有一次还热情地赋诗题赠,表达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开篇化用《庄子》中的典故,抒写了对李商隐极致的赞美,显得气势磅礴。诗人将李商隐的文思比作能自由翱翔的羽翼,不受束缚;作者认为义山的笔墨,仿佛具有主宰万物之力,能将山河气象尽数纳入诗行。
纪晓岚曾评价李商隐笔力能扛鼎,于绮丽中见雄健。李商隐的诗歌既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细腻,也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壮阔,其笔力确实能驱山河。喻凫作为一位唐代才子,诗人称赞诗人,比一般人的泛泛称颂更显真诚。
颔联描写李商隐的困境,“月疏吟夜桂”,展现出一幅清雅景象。稀疏的月色下,夜桂清雅高洁,李商隐则如同桂树一般,具有君子之风。
“龙失咏春珠”,瞬间打破了这份清雅,语气转入沉痛。龙得珠则显神威,龙失珠则失其灵,喻凫将李商隐比作失珠之龙,明言他空有才华,却失去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平台。
李商隐早年为牛党令狐楚赏识,后又娶李党王茂元之女,被牛党视为背恩,一生都在两派的夹缝中遭到排挤。喻凫叹息李商隐个人困境,更是在无声地批判有才者不得其用的时代乱象。
颈联转而描绘李商隐的生活场景,暗藏深意。金勒本是贵族或官员的马饰,却被细草缠绕,暗喻李商隐有官员之名,却无官员之实,只能困于闲职,与细草为伴。
繁花盛开时,李商隐倾倒玉壶,饮酒赏景,尽显文人雅趣。但是这份雅趣更像一种无奈的消遣,当仕途无望时,唯有浊酒、诗歌可以慰藉内心。
喻凫也感受过贫居无物役、闲卧有人吟的孤寂,他懂得“倒玉壶”背后的落寞。那不是一种洒脱,而是失意后的自我排遣。作者将自己与李商隐拉到同一维度,彼此都是在繁花与细草间,借助诗酒安放才华之人。
尾联表达自慨,更是对时代的悲叹。我只能徒然赞叹你的绝妙诗文,却什么都做不了;我更无力帮你开辟仕途,因为我自己的前途也同样无力掌控。
“无力”二字,道尽了晚唐落魄文人的宿命。科举已被门阀垄断,牛李党争中,大家或者依附一派,或者就被排挤。诗人一字一泪,不仅是为义山感到悲戚,也在慨叹所有的晚唐寒士。
喻凫评价李商隐,题赠一首五律,层层深入,结尾引人共鸣。喻凫与李商隐的关系,不是对后辈的提携,也不是对偶像的追捧,他没有居高临下地同情,也未刻意讨好地赞美,而是处于平等的立场上,与李商隐共同体验命运的无奈,从而更能让人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