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写心,朱敦儒书法《尘劳帖》高清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5-09-10 23:16  浏览量:2

文◎赵磊

宋代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以“尚意”书风为代表,强调个人情感与精神的表达。朱敦儒作为宋代著名文人才子,其词作成就显著,但书法艺术成就长期被词名所掩。

《尘劳帖》作为朱敦儒现存罕见的书法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宋代“尚意”书风,也展现了他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审美。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洛川先生,河南洛阳人。他是南、北宋之交的重要文人,与陈与义等人并称为“洛中八俊”,有“词俊”之称。

朱敦儒志行高洁,多次拒绝朝廷征召,直至绍兴五年(1135年)才因台谏推荐出任迪功郎,后赐进士出身,官至秘书省正字、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朱敦儒在诗词和书法领域均有较高造诣。

其词作以《樵歌》闻名,风格婉丽清畅。书法方面,历史记载不多。元人认为宋代善于钟繇书法的有五个人,朱敦儒即为其中之一。朱熹曾评价其小楷“精妙醇古”,“追迹元常”;赵孟坚则称其“书法横斜颠倒,几若杨少师”,可见其书法艺术受到同时代及后世文人的认可。

从内容来看,《尘劳帖》是一通信札,朱敦儒在信中向友人表达别后思念之情,并提及想借观李西台(李建中)书法的事宜。信中“日夜梦想”一词充分表达了对李建中书法的向往之情。根据信中“告密封付此兵回也”句推断,此帖可能书写于朱敦儒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期间。

《尘劳帖》全篇行距疏朗,字距错落,大小字穿插,舒展奔放形成对比。这种布局方式呈现出“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然书写状态,契合宋代文人尺牍“以手写心”的审美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