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中一张奇怪的“脸”,至今无法用科学解释,被禁止出国展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20:42 浏览量:6
“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陕西一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公元前221 年,秦王嬴政以其雄才大略扫平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并自称皇帝。
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嬴政在东巡途中溘然长逝,随后这位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就被葬于陕西的骊山。
在那个视死如生的年代,秦始皇对自己的身后之事极为重视,所以在他刚当上秦王没多久,便决定为自己营建骊山陵园。
为了自己百年之后能够继续享受荣耀和权力,陵园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持续了整整40 年,也就是秦始皇死后一年多才彻底宣告竣工。
如此浩大的工程量,秦皇陵的保护措施与设计之严密都可见一斑。
岁月流转,悠悠千载,许多皇帝的陵寝历经风雨后已破败不堪,甚至被损坏的一片狼藉。秦始皇陵却在多次劫难中几乎未受根本性破坏,基本保持着其原有的面貌。
秦皇陵神秘的面纱始终没有被完全揭开,这使得人们对这座皇陵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遐想。
1974 年 3 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的农民因为抗旱而在附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碎片,本来不在意他们随之陶俑碎片越来越多,便上报给了相关部门,由此揭开了神秘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兵马俑。
随着挖掘和保护工作的进行,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兵马俑,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每一尊兵马俑都非常写实,从面部表情到穿着服饰,从武器装备到队列阵,无不精美如艺术品。
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俑坑之中,犹如一支沉睡千年的地下军团,展现了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守护着他们的皇帝。
即便只是冰山一角,可兵马俑的发现,仍然是20 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对我国文化、历史研究各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是我国的名片之一。
在众多兵马俑中,有一个独特的存在—— 绿脸俑。
这个兵马俑的头部除了头发、胡须、瞳孔是黑色外,其他地方全是石绿颜料涂成的绿色,使得这张奇怪的绿“脸”,成了秦兵马俑中唯一的存在,增添了不少神奇的色彩,至今都无法用科学进行合理的解释。
绿脸俑属于兵马俑独一无二的存在,极受国家文物部门的重视,平常管理的很严,为了保险起见,更是被禁止出国展览。
要知道兵马俑当时是按照秦军士卒的原型量身定做的,故而数量虽多,但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个,因此人们对这绿脸俑的产生,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
一种观点认为这可能是工匠的恶作剧。
在制作兵马俑这样大规模的工程中,或许有某个工匠一时兴起,在众多常规色彩的陶俑中创造了这个独特的绿脸俑。
这种说法似乎难以完全站住脚。因为“物勒工名”制度,使得陶俑身上都会有工匠的戳印文字。
从当时严格的工程管理和对秦始皇陵的高度重视来看,工匠们为了活命,只能是一丝不苟的干活,根本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开这个玩笑,因此这种可能性较小。
还有人认为,既然是陶俑按照当时士兵形象而制造,那肯定是这个士兵就是绿脸,是当时某个少数民族士兵。
秦朝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些少数民族有装饰绿脸的传统习俗也正常,百万秦军有一两个这样的士兵也不奇怪。
还有人觉得他是军中戴绿面具的傩人。
傩是一种古老的驱邪仪式,傩人在古代军队中可能承担着特殊的职能,他们通过特殊的装扮来进行战前动员,或者战后驱邪祈福等活动。
可绿脸俑身上的衣着打扮以及姿势,更像是普通作战失败的弓箭手,一点也没有符合唱唱跳跳的巫师身份的特征,因此这种说法也没什么人信服。
此外也有人推测这个绿脸俑是军中哨探。
在战场上哨探是当时的特种兵,通常要深入敌后探查情报,因此需要隐匿自己的行踪。而将脸涂绿便是丛林隐匿的伪装手段,就类似如今的迷彩装。
这种猜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在战争中伪装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人说其实就是颜料发生了氧化,才呈现出绿色的,可这一点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毕竟在同样环境下,这么多俑不会就他出现了绿色,而且正常肤色只会变白变淡,怎么会变成绿色呢……
关于这尊绿脸俑身上的谜团,众多专家和学者经过研究,至今仍没有一个绝对令人信服的答案。
或许就是因为其独特性和未解之谜的属性,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文物,才被禁止出国展览。
读史以明智,知古以鉴今。懂得如何去看待历史,对现实生活特别重要。
#图文带货训练营#
过去的历史留下了太多惊奇与赞叹,留下了太多谈资与趣味。《历史很有趣》系列书籍,以通俗的语言讲述历史,以精彩的故事演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深刻而不失生活况味,让你看懂历史,读懂人生。
- 上一篇:唐伯虎的这幅山水画名作,为他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亡命之灾
- 下一篇:女护士犯了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