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夜渡长江,发现满船乘客都不是凡人,一句话救下书生性命
发布时间:2025-08-24 16:45 浏览量:3
乾隆年间,长江风急浪高,渡船往往选择黎明时分过江,避开夜间风浪。
这年秋试,南京书生张文启要赶往对岸扬州参加乡试。眼看考期临近,他不顾船家劝阻,执意要连夜渡江。
暮色四合时,张文启赶到江边,只见一艘破旧渡船停在岸边,船头坐着个白发老僧,正闭目诵经。
“船家,可还渡江?”文启扬声问道。
老僧睁眼打量他,缓缓道:“施主,今夜江上恐不太平,不如明早再行。”
文启心急如焚,作揖道:“大师有所不知,小生十年寒窗,就为明日考场一搏。若误了考期,又要再等三年啊!”
老僧轻叹一声,不再劝阻。
文启登上船,才发现船上已有数人:一个怀抱婴儿的妇人,一个彪形大汉,一个老翁,还有个面色苍白的青衫书生。
船至江心,忽然风浪大作。小船在浪涛间颠簸,几近倾覆。就在这时,那老僧突然开口:“诸位,既已至此,何必再遮掩本色?”
话音未落,船上异变陡生!
那彪形大汉仰天长啸,身形暴涨,竟化作一头黑熊;老翁哈哈大笑,化作老猿,攀上桅杆;妇人怀中婴儿啼哭不止,她自身却化作母狼,眼泛绿光。
文启吓得魂飞魄散,再看那青衫书生,竟缓缓飘起,面色青白,分明是个鬼魂!
“妖、妖怪!”文启瘫软在地,浑身发抖。
老僧却不惊不慌,对那鬼魂书生道:“你滞留人间百年,不就是为寻替身?今日这位张书生与你当年一样,都是赶考学子,你当真要害他性命?”
鬼魂书生凄然道:“大师明鉴。我本是百年前的扬州才子,赴考途中落水而亡。百年孤寂,只想找替身超生。”
老僧摇头:“你生前苦读诗书,立志为民请命。如今却要为一己之私,害另一个读书人?这般作为,与你初心相去甚远!”
鬼魂闻言一震,面露挣扎之色。
此时风浪更急,黑熊、老猿等精怪却安静下来,似乎都在等待鬼魂的决定。
鬼魂飘至文启面前,幽幽道:“书生,我若害你,你待如何?”
文启虽恐惧至极,仍强自镇定:“小生若死,家中老母无人奉养,十年苦读付诸东流。但若前辈放我生路,他日金榜题名,必为前辈超度,立碑纪念。”
鬼魂长叹一声,周身怨气渐消:“是啊,我当年也有老母待养,也有抱负未酬...”转身对老僧一揖,“多谢大师点化。我险些为超生而失本性,成了自己最憎恶之人。”
老僧合十微笑:“善哉!一念之仁,胜过百年修行。”
此时东方既白,第一缕阳光洒在江面上。鬼魂书生身影渐淡,对文启道:“愿你不忘初心,好自为之。”说罢消失不见。
风浪平息,精怪们也恢复人形,向老僧行礼后悄然离去。
小船安然抵岸,文启惊魂未定,向老僧深深一揖:“多谢大师救命之恩!敢问大师法号?”
老僧微笑:“老衲不过是江上一摆渡人。施主记住今日之事便好:人生在世,最可怕的不是妖鬼,而是迷失本心。赴考做官皆如此,若失本心,与这些精怪何异?”
文启郑重拜谢:“谨遵大师教诲,此生定不忘初心。”
后来张文启果然高中举人,官至知府。他为官清正,始终记得那夜江上经历,并在长江边立了一座“无名僧渡口碑”,纪念那位点化鬼魂、救他性命的高僧。
而长江夜渡遇鬼的故事也流传开来,老人们常说:夜深人静时,江上偶尔能看到一僧一鬼对坐弈棋,那是在继续他们未尽的对话呢。
【故事改编自《阅微草堂笔记·渡江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