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军校高材生王赓的跌宕人生:被陆小曼抛弃后

发布时间:2025-08-28 22:46  浏览量:1

西点军校高材生王赓的跌宕人生:被陆小曼抛弃后,二婚在香港重启却客死埃及

1937年的香港,四十二岁的王赓与广东姑娘陈剑趣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里这位前税警总团长的发际线已明显后退,但挺直的脊梁和锐利的目光仍透着西点军校磨炼出的军人气质。这是他离婚十二年后开启的第二段婚姻,也是他跌宕人生的温柔注脚。

王赓出身江苏无锡没落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刻苦。清华学堂期间以优异成绩赢得公派留学资格,漂洋过海考入普林斯顿大学。1915年获文学学士后,他做出惊人选择——转入西点军校接受军事训练。在那届一百三十七名学员中,他排名第十二。

艾森豪威尔正是他的同窗好友,两人常在训练场切磋战术。1918年王赓学成归国,恰逢北洋政府用人之际。精通多国语言的他很快被委以重任,随中国代表团赴巴黎和会担任武官兼翻译。年轻的陆军上校在外交场合锋芒初露。

1922年,二十七岁的王赓在父母安排下迎娶十九岁的京城名媛陆小曼。从相识到婚礼仅用一个月,这场才子佳人的结合轰动一时。但两人性格迥异:陆小曼热衷交际舞会,王赓却是个工作至上的务实派。

婚后王赓调任哈尔滨警察厅长,冰天雪地的北国让南方长大的陆小曼难以适应。她很快返回北京居住,夫妻开始长期分居。王赓忙于公务,甚至托付好友胡适帮忙照看妻子,还特意叮嘱要鼓励她继续绘画创作。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北京社交场。陆小曼结识诗人徐志摩后,两人因艺术共鸣渐生情愫。1925年,坚持追求爱情自由的陆小曼提出离婚。王赓起初拒绝,但经画家刘海粟多次调解后最终放手。

他签离婚协议时只提了一个要求:好好对待陆小曼。1926年七夕,徐志摩与陆小曼举行婚礼时,王赓还托人送去贺礼。但陆小曼为离婚手术导致终身不孕,成为这段感情永远的创伤。

情场失意的王赓将全部精力投入事业。1930年出任税警总团长期间,他运用西点军校所学整训部队,引进德式操典改良装备。这支非正规军后来成长为抗战劲旅,孙立人、廖耀湘等名将都曾在此任职。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王赓奉命参战却意外在公共租界被日军俘虏。尽管很快获释,但随身携带的军事地图被搜走。国民政府以泄密罪判处他两年半徒刑,虽经宋子文等多方斡旋减刑,事业仍遭到毁灭性打击。

出狱后王赓远赴德国疗伤,1937年返港时遇见温柔娴淑的陈剑趣。这位广东女子与前妻截然不同,擅长操持家务且性情温婉。他们在香港组建新家庭,先后生育一子一女,过着低调平静的生活。

照片中王赓的微笑透着久违的安宁。夫妇后迁居昆明,他在兵工署办事处长任上兢兢业业,陈剑趣则专心相夫教子。长子王兴安留在大陆,幼子王盛宏后来在台大护理系毕业。

1943年开罗会议召开前,美国政府特意点名邀请西点毕业的王赓参会。作为蒋介石代表团成员,他带病从重庆出发,途经印度加尔各答时肾疾复发。坚持抵达开罗后立即被送进皇家医院,一个月后竟溘然长逝。

这位本该闪耀历史舞台的西点英才,最终长眠于开罗市郊公墓。从清华学堂到尼罗河畔,四十八年人生轨迹如同世纪中国的缩影——充满希望的开始,无法预料的转折,以及时代洪流下的个人无奈。

文献来源:

1.《民国人物列传·王赓传》(中华书局)

2.《西点军校中国毕业生名录》(美国陆军档案)

3.《税警总团与抗战》(军事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