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志怪故事3则:钱塘异梦、秦时妇人、何某梦题

发布时间:2025-08-27 19:11  浏览量:1

① 钱塘异梦

北宋元祐年间,陕州才子司马槱(yǒu)考中“方正贤良科”第三名,名动天下。他衣锦还乡时,对乡亲无论贫贱皆礼遇相待,显其大度。

一日,司马槱在书房午睡,梦见一位戴翠冠、佩珠玉的绝色女子。女子自称幼时以美貌闻名却孤苦无依,并为他吟唱半阕《蝶恋花》:“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唱罢预言:“你将来任职之地即我所居,望勿相忘。”司马槱惊醒后,续写了下半阕词,此后常忆此梦。

司马槱调任余杭,途经钱塘江时,想起梦中女子所言“钱塘江上住”,感伤作词《河传》。当夜美人再度入梦,感激他的思念,并与他共度良宵,临别赠诗暗劝他急流勇退。司马槱不解,美人答:“人生得失皆由天命,你我相遇亦是缘分。”

到任后,美人每夜入梦相伴。同僚推测女子或是南朝名妓苏小小(公署后有苏小墓)。一日,司马槱的画舫突然起火焚毁,当夜他暴亡。舟卒曾见一绿袍少年携美人登舫,疑为鬼魅作祟。《云斋广录》

② 秦时妇人

唐玄宗开元年间,代州都督因五台山游僧过多,担心滋生妖邪之事,下令驱逐所有无寺院挂单的僧人。僧人法朗为躲避驱逐,带着干粮逃入雁门山深处。

法朗在山涧发现一个石洞,深入数百步后豁然开朗:穿过流水,抵达一片日月明亮的平地,再行二里见到草屋。

屋中女子身披草叶,容貌端庄,初见法朗时惊问:“你是何人?”法朗答是人,妇人笑叹:“哪有人的形骸如此(指僧人剃发)!”法朗解释佛教修行需摒弃外形,妇人听后赞同。

妇人不知佛教,法朗为其讲解《金刚经》,妇人连连称善。

妇人自称秦朝人,当年随蒙恬修筑长城,因不堪劳役逃入山中,靠草根维生,与世隔绝千年,已不知年月。

法朗暂居四十余日,因草根难以下咽返回人间取粮。但当他再寻此地时,洞穴已神秘消失,再也找不到通往那片“秦时天地”的路。《广异记》

③ 何某梦题

二十岁的何某勤奋好学,却屡次科举落第,父亲对他期望殷切。某夜,何某梦见一位穿红袍的朱衣人问他:“可知学宪考试的题目?”何某答不知,朱衣人留下 cryptic 提示:“我细细说,汝慢慢想。”随即消失。何某在梦中向父亲复述此梦,父亲解读道:“‘我细细说’是‘巽语’(暗示《易经》巽卦),但‘汝慢慢想’我参不透,得去问朱衣人。”说完梦醒。

次日,何某向父亲提起梦境,父亲惊道:“奇了!我确实梦到你讲梦,还梦见自己向朱衣人转述你的梦,朱衣人回答:‘次题是《以意逆志》。’”父亲立刻让儿子以此题练习。后来科考时,两题皆与梦中预言吻合,何某当年便考中秀才。

作者感叹:

父子同梦已奇,儿子梦中向父亲述梦更奇;父亲梦中再向朱衣人转述儿子的梦,则奇上加奇。作者质疑:这真是“精诚所至,鬼神相通”吗?实在难以解释。《异闻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