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经常逛青楼,还允许陆小曼结交异性,胡适评价:自欺欺人

发布时间:2025-08-27 01:31  浏览量:1

1926年深秋,北京北海公园的一场婚礼上,56岁的梁启超面色铁青。作为证婚人,他当着满堂宾客的面,对新郎新娘说出这样一番话:“你们二人都是曾经离婚再婚的人,希望这是你们最后一次结婚!”话音未落,满座哗然。这场备受非议的婚姻,就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结合。

一个是浪漫多情的诗人,一个是风情万种的才女,他们的爱情本该是民国最动人的传奇。然而揭开浪漫的面纱,这段婚姻却充满了金钱的算计、彼此的背叛和理想的幻灭。

惊世骇俗的结合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相识,始于1924年的北平社交圈。当时陆小曼还是陆军上校王赓的妻子,而徐志摩则刚刚从与林徽因无果而终的恋情中走出。在一次次沙龙聚会中,两个渴望浪漫的灵魂逐渐靠近。

徐志摩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描述陆小曼:“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这样的赞美之词,与他当年追求林徽因时的热情如出一辙。

他们的恋情很快成为北平社交圈公开的秘密。王赓得知后,表现出惊人的理智,甚至对徐志摩说:“你若真喜欢小曼,就该为她着想,不要让她陷入不义。”但这种克制反而加速了婚姻的破裂。

1925年,陆小曼与王赓离婚。次年,她与徐志摩结为夫妻。这场婚姻从开始就备受争议,不仅因为两人都是离婚再婚,更因为他们结合的方式挑战了当时的道德底线。

浪漫背后的现实

婚后的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美好。陆小曼过惯了奢靡生活,每月仅日常开支就高达500大洋,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她需要漂亮的衣服、精致的化妆品、豪华的宅邸,还有昂贵的鸦片。

徐志摩虽然收入不菲——同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月入近500大洋,还兼职做房产中介和编辑工作——但仍然难以满足陆小曼的开销。他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北京、上海之间授课,甚至向朋友借钱度日。

胡适曾在日记中写道:“志摩近来极为憔悴,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四处兼课。小曼则依然过着挥霍无度的生活,令人扼腕。”

最让人唏嘘的是,这对以精神交流为基础的才子佳人,婚后最大的矛盾竟然是金钱。徐志摩在给陆小曼的信中无奈地写道:“银行催账甚急,你这个月又超支了三百多元。我实在无力筹措,只能再去向朋友借贷。”

互相背叛的婚姻

面对生活的压力,两人选择了不同的逃避方式。徐志摩常常流连于风月场所,甚至有过同时与三个妓-女交往的经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居然将这些经历详细地告诉陆小曼,并在信中说:“找了三个,肉感颇富,但不及你。”

陆小曼则以另一种方式回应。因为体弱多病,她经常请推拿师翁瑞午到家中按摩。翁瑞午不仅精通推拿,还擅长用鸦片为陆小曼止痛。渐渐地,两人的关系超越了医患界限。

徐志摩对此心知肚明,却表现出惊人的宽容。他甚至为两人辩解:“夫妇间是爱,朋友间是情,男女的情爱既有分别,丈夫绝对不许禁止妻子交朋友。”

这种畸形的开放关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格外刺目。朋友们都不能理解徐志摩的宽容,胡适甚至直言:“志摩这是在自欺欺人。”

悲剧的终结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在北平的一场演讲,搭乘免费的邮政飞机从南京前往北京。因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坠毁,徐志摩不幸遇难,年仅34岁。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徐志摩之所以选择乘坐免费航班,正是为了节省路费。这位曾经视金钱如粪土的诗人,最终却为金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徐志摩死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铁匣,里面全是陆小曼的手稿和画作。尽管婚姻中充满了背叛与痛苦,他始终珍视着与陆小曼的感情。

而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悔恨。她写道:“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此后,她素衣终身,不再出入社交场合,专心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

时代背景下的悲剧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民国时期,新旧思想激烈碰撞,许多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却又无法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徐志摩深受西方浪漫主义影响,追求“诗意的栖居”,渴望完美的爱情。但他忽视了现实生活的琐碎与艰难。陆小曼则代表了另一种困境:她渴望独立自主,却又依赖男人的供养;她想要冲破旧式婚姻的束缚,却又陷入了新的物质依赖。

他们的故事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在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挣扎。徐志摩的好友郁达夫评价说:“志摩和小曼的恋爱,正是中国新旧时代交替的反映。他们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开始于浪漫的诗歌,终结于残酷的现实。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每个人都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出选择,而每个选择都注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百年过后,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往事,或许应该超越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去理解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故事,最终成为民国史上最令人唏嘘的篇章之一,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困惑与挣扎。

【参考资料】:
《徐志摩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陆小曼传》(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国文人婚姻录》(上海文艺出版社)
《新月派文人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志摩与陆小曼往来书信集》(中华书局)
《民国时期的爱情与婚姻》(南京大学出版社)
《梁启超家书》(中国青年出版社)
《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