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状元趣谈》之十六:杨慎与黄娥——情诗系情思
发布时间:2025-08-12 00:25 浏览量:2
明代状元杨慎与黄娥的爱情经历,委婉曲折,令人感慨万千。因夫妻都是著名诗人,故而越发显得浪漫风流。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科考高中状元,在朝廷为官。其父在朝廷历任首辅大臣等要职。杨升庵原配妻王氏早逝,娶兵部尚书女黄娥为继室。黄娥不仅容貌端庄美丽,而且胸有文才,被认为是明代著名女诗人。
婚后,杨升庵与黄娥夫妻二人琴瑟和鸣,恩爱无比。但是,祸从天降。嘉靖三年(1524年),杨升庵不幸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明世宗,被杖责罢官,发配到云南永昌(今保山)充军戍边,一去三十年。这其间也回过几次四川老家,但未能得到赦免,直至老死边陲。
杨升庵与黄娥长期分居,夫妻深情只能用诗词互相表达,这就给文坛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杨升庵初去云南,黄娥送至湖北江陵,夫妻分手时,别情依依,难舍难分。杨升庵作《临江仙》一首曰: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独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晓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诗词中诉说不尽的离愁别恨,感人至深。
黄娥对远在云南边疆的丈夫寄去无限的思恋与牵挂,她在《罗江怨》词中写道:
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鸳鸯被冷雕鞍热。
短短四句,言简意赅,内涵深厚,都是血泪凝成,黄娥想念夫君的相思之苦,尽在其中。她又在另一首《双调落梅花》词中写道:
楼头下,风味佳,峭寒生雨和风乍,不知对春思恋也,背立在,海棠花下。
春寒峭,春梦多,梦见中和他两个,醒来时空床被窝,不见你,空留下我。
字字景,字字情,情景交融,这牵挂之情、相思之苦,足以感天动地。
黄娥较杨升庵小十岁,夫妻别离之时,正值青春年华,对夫妻情爱的回忆,每每梦中再现。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世事无常,不遂人愿。黄娥作为一个女性诗人,将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写出来,其情感之真挚坦诚与诗句的精美隽永,可与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词比美。
黄娥写给夫君杨升庵的诗词很多,最为著名的是诗篇《寄外》: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黄娥不愧是一代才女,此诗点化古人诗句,运用典故贴切,恰当地抒发了她思念远方亲人,欲见不得见的悲伤凄切的心情,表达了企盼“金鸡”鸣晓良人早归的热切愿望。加之杨升庵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他的命运为世人关注,因而这首诗广为流传,成为爱情诗的经典。
杨升庵与黄娥长期分居两地,天各一方,鸿雁传书,互诉衷肠,为当时所感叹,为后世所仰慕。他们死后,人们把杨升庵的《陶情乐府》和黄娥的《杨夫人乐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流传至今。
202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