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名夺利拼一生,最终赢家是谁?杨慎6首词让500年英雄泪目

发布时间:2025-07-11 02:43  浏览量:1

杨慎(1488 年 - 1559 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

他自幼聪慧好学,12 岁便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令人惊叹。24 岁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因“大礼议”事件触怒嘉靖帝,被发配云南永昌卫,从此在滇南度过了三十余年。

在云南期间,他并未消沉,而是潜心研究学问,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音律书画等诸多领域。其著作丰富,达四百余种,涉及经解、史注、诗文、词曲、弹词等,如《丹铅总录》《升庵集》等。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慷慨激昂之作,也有清新婉丽之篇。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更是流传千古。杨慎以非凡的才学和坚韧的精神,成为明代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临江仙 · 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站在长江边,杨慎感慨万千。英雄豪杰、是非成败,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如过眼云烟。唯有青山依旧,夕阳依旧。白发渔翁与樵夫在江渚之上,对饮浊酒,笑谈古今。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将人生的起伏看得云淡风轻,尽显豁达洒脱。

这首词广为人知,是为毛氏父子选为《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词。

这首词的作者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是《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篇词。

咏史的诗词很多,可不管是作为秦汉的开篇词,还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都如此之契合的确实很少见。

因为他没有一个字,具体地描述某一场场战役,某一个历史事件,却又让人觉得全部都描述了。几十个汉字,如此之凝练,勾勒出宏大的场面,这宏大的场面,又不是具象的,似乎套在任何历史场景都契合。这就非常强大了。

对比苏轼的《念奴娇》苏词,确实宏大深远,从遣词造句上来说更胜一筹。可他还是描述了具体的事件,让人一读就知道说的是赤壁之战。

人世间除了天地就是人,道家老子,把天地人划为三才。杨慎这首诗写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把大地说的那么美好,人老了总要回归自然,把老人离世说的那么美丽,让人听起来顺耳。

把人世间百姓为了生存,辛辛苦苦的精神,用“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来形容,意思是:江上鱼夫一年四季都不休息,晚上有月亮陪伴,白天风雨无阻养成了多么辛劳的习惯,直到两鬓发白,还在江上坚持不懈的劳作。

天在、地在、是真得,不管高人、低人、百姓、还是英雄,一代一代两手空空都离开了人世,天地间成事还是败事,都成了故事,“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诗已经说透了人世,说透了世界,说透了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说明白了人生的大理,是一首人生的经典诗词,

我们都知道号称四大名著,第一本书三国演义,把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诗,写进了三国演义书中,而且把这首诗放到了书中的头板头条,作为三国演义书的开篇序!

杨慎这个人,究竟是神还是人,据有关资料介绍,他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

嘉庆三十八年七月(1559年8月8日)在昆明病逝,时年72岁。

这首《临江仙》不仅仅是感激历史变迁的之作,更是这位大才子的一生写照。

02

#诗词[超话]# 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

杨慎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顷刻 一作:秦汉)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节选自《廿一史弹词》,其取材于正史,用浅近文言写成,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此词上阙以道德开篇,强调了道德在历史长河中的核心地位。后二句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五霸的争斗场面,“顷刻”二字,既表达了时光短促,也暗示了争斗的无意义;下阕则借青史与北邙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历史无情和人生无常。末二句表达出对世事纷争深刻洞察后的无奈和淡泊。全词言浅意深,层次丰富,寄托了词人的人生感喟,具有深刻的历史况味。

03

出郊

杨慎 〔明代〕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这首小诗我们往期赏析的已不下于三次。

“漠漠水田飞白鹭”,读这首诗,我们仿佛穿越千年,附身于行走于春天的诗人之身,南方山乡水田的优美富庶如在眼前。

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最后一句尤为点睛之笔,将春日郊外的田畴景色写的秀丽如画,美不胜收。

04

廿一史弹词·西江月

明·杨慎

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

富贵草梢零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 ​

杨慎在嘉靖三年触怒皇帝,廷杖后贬谪云南。贬谪期间潜心著述,写下了《廿一史弹词》。

《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节选自《廿一史弹词》,其取材于正史,用浅近文言写成,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此词上阙以道德开篇,强调了道德在历史长河中的核心地位。后二句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五霸的争斗场面,“顷刻”二字,既表达了时光短促,也暗示了争斗的无意义;下阕则借青史与北邙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历史无情和人生无常。末二句表达出对世事纷争深刻洞察后的无奈和淡泊。全词言浅意深,层次丰富,寄托了词人的人生感喟,具有深刻的历史况味

05

《一剪梅》

杨慎

宋玉墙头杏子花。香也堪夸。艳也堪夸。东风鸟外一枝斜。问是谁家。江上人家。肯信流年鬓有华。诗咏红霞。酒泛流霞。低声昵语似雏鸦。人在天涯。忘却天涯。

杨慎这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实打实博学博览综合实力杠杠的,文章诗词皆冠绝一时。不是唐伯虎那民间“江南四大才子”可比拟的。

06

《四足歌》

明代·杨慎

茅屋是吾居,休想华丽的。画栋的,不久留;雕梁的,有坏期;只求他能遮能避风和雨,再休想高楼大厦,但得个不漏足矣。

淡饭充吾饥,休想美味的。膏粱的,不久吃;珍馐的,有断时;只求他粗茶淡饭随时济,再休想鹅掌豚蹄,但得个不饥足矣。

丑妇是吾妻,休想美貌的。俊俏的,生是非;妖娆的,把命催;只求她温良恭俭翁姑敬,再休想花容月色,但得个贤惠足矣。

蠢子是吾儿,休想伶俐的。聪明的,惹是非;刚强的,把人欺;只求他安分守己寻生理,再休想英雄豪杰,但得个孝顺足矣。

“一门七进士,父亲宰相子状元”说的是杨慎家。

杨升庵,本名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后人习惯称其为“杨升庵”。

杨升庵流放云南前夕,与妻子告别时,亲笔书写家传的《四足歌》,作为对子孙的谆谆教诲。

纵观历史,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良家风,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炎黄子孙。恪守“四足”、崇俭重教的杨氏家风,不仅深刻影响着杨氏后人,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廊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