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民国风大乱炖——评刘楚昕《泥潭》

发布时间:2025-08-10 05:35  浏览量:2

序言

下面要聊的这本书,可能是今年最火的几本新书之一吧,但是看完了之后,我就实话实说吧,比较失望,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

这本书就是获得第二届漓江文学奖的《泥潭》。

我想,大家可能都是看了刘楚昕的哭女友的获奖感言才知道他的吧,那个视频早就在网上传疯了,我就在至少三个文学交流群里看到过,也看到很多好友转发过朋友圈。

也就是说,这本书还没出版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火了。

古代有句诗叫“出师未捷身先死”,他是“书还没出人先红”。大家都被他那专情的事迹给感动了,大有古代文人元稹、纳兰性德之风骨,很多网友在网上留言说,一定要买一本他的书来看看。

我也是出于好奇,看到网上有卖的了,就立刻买了一本,可是当我兴冲冲地看了几页之后,我心里就开始嘀咕了,这是什么玩意啊?

直到前几天,我才耐着性子把这本书读完了,又在网上看了一下网友们的评论,也大致和我的感受差不多。

下面就来聊一聊我对这本书的看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请注意文明交流。

一、魔幻民国风,谁爱看啊?

从我个人的读书喜好来看,我不喜欢的民国题材,感觉土不土洋不洋的没什么意思。

网上有些人对民国时期那是一个心驰神往啊,他们把民国捧成了才子佳人的乐园,军阀地主的天堂。我把他们称为“民吹子”。

实际上,民国时期的老百姓生活是很艰苦的,享福的只是很少数的前朝贵族、地主和资本家,那些被偶像化的才子佳人们,也大多出身于这些家族。

而且,民国的国力也很弱,清朝对西方列强即使屡战屡胜、割地赔款,也还没沦落到国土大面积沦陷吧?7791830W那些耻辱的事也都是发生在民国的。

好了,闲言少叙,还是来聊《泥潭》这本书吧,这本书的开头是以一个死人的视角来叙述的。

死人怎么可能说话?那就是魔幻风了,在魔幻文学中,死人说话是很正常的,就跟现实题材的作品里活人说话是一样的。

这本书分三个部分,其实是以三个人的接力叙述,完成了全书的内容。

第一个人物是一个满族将军的儿子,讲了他在变革时代个人和家庭所经历的事。

除了魔幻风,还用了颠倒时间顺序的方法,把故事线切断然后重新组合,用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他这样写,你可以说他是叙事技巧高超,或者是文学功底深厚,最大的作用就是让读者读起来很累。

魔幻文学在现在看来虽然没有过时,但也不是啥热门了,因为这类文学读起来费脑子,毕竟人家拉美作家的经典作品在那,如果国内作家写这种风格的东西,除非是莫言、贾平凹那个级别的大师,否则读者大概率是没有耐心去花时间看的。

网上还有的读者说,看这本书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做时间线,画思维导图,以便于理解故事内容。

我虽然没划线做笔记,但是在阅读的时候也在反复地看前面的内容,才算是看明白了大致的故事情节。

二、不够鲜明的主人公形象

这本书分三个部分来叙述,第一部分是满族将军的儿子,叫恒丰。个人物算不上是一个正面人物,顶多不是大奸大恶的,最后被革命党处死了。

作者的立场有点暧昧,是支持革命还是支持满族遗老遗少,还是只是在讲故事?我有点看不懂。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一个情节就是恒丰强奸了家中的女佣,这完全是兽行,我读的时候觉得非常别扭。

后来在第二部分的故事中,是以一位叫关仲卿的革命者来叙述的,他与恒丰的妹妹有所交集,而且他留学过日本,与当时很多风云人物有过交往,例如陈天华、鲁迅(何家干),还交过一个女朋友,是一个女革命者,就是前面被恒丰强奸的女佣。

这个设定我看了非常不舒服,为啥女革命者就得是被强奸的?而且还生下来了孩子,由女方自己来扶养。

在那个激荡的时代中,关仲卿也不能保全自己,最后落得个自杀的结局。

第三部分是一个传教士的视角来叙述的,那时候来中国的传教士很多,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例如《丰乳肥臀》中的马洛亚,《一句顶一万句》的老詹,所以《泥潭》中的传教士给读者的感觉并没有什么新意。

传教士以他的日记书信等总结拾遗了前面两个人物的故事。

给人的感觉每一个部分写得都很平淡,没什么起伏,如果不是用了一些魔幻的手法,就更没意思了。

三、读者的“泥潭”

总之,这本书看完了给读者的感觉,和书名一样,就像坠入了泥潭,读起来非常吃力。

也许是我阅读理解能力差吧,反正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书中还有一些类似意识流的内容,就是主人公内心里的想法,在书中用的另一种字体,而且没有标点符号,不但读起来很累,而且容易产生歧义。

书中还有一些框框,不知道为啥要这样写,是原来就那样写的?还是出版的时候改成那样的?

看过贾平凹《废都》的读者都知道,就是那种框框,读起来非常扫兴。

如果你喜欢民国风又喜欢魔幻现实主义,还有时间费脑子来阅读,那你不妨看看这本书。

如果只是当消遣娱乐的话,我劝你还是别看了。

结语

前面就是对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获奖作品刘楚昕《泥潭》的一些看法。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来,作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很深厚,也有很高的文学功底,虽然这本书在读者中的评价不是很好,但是在大奖的加持下和众多前辈的赞美下,刘楚昕就是以这种方式横空出世了,也算是给不怎么景气的当代文坛带来了一点惊喜,不知道他会不会很快推出新作,以巩固在文坛的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