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行书《绝句四条屏》欣赏
发布时间:2025-07-31 00:21 浏览量:1
在明代书法的星河里,唐寅以独特才情熠熠生辉。他的《行书绝句四条屏》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尺寸为57.2×22cm×4 ,虽尺幅不大,却凝聚着这位“江南第一才子”的万千情思,展现了书法与诗意交融的独特魅力。
唐寅书法早年学赵孟頫,得其圆润清秀,笔画间萦绕着温婉之气;后受李邕影响,融入刚健挺拔之态 ,为字体注入骨力。在这四条屏中,赵孟頫的痕迹清晰可辨,如“杏花春雨晚晴天”一句,“春”字起笔轻盈,横画一波三折,恰似赵体的灵动妩媚;转折处又借鉴李邕笔法,顿笔有力,赋予字势峭拔之感,“天”字捺画收笔果断,尽显硬朗。
他行笔流畅,提按自如,笔画粗细变化丰富。书写速度的快慢结合,让线条富有节奏感,“放钓船”的“放”字,长撇如利剑出鞘,快速而劲挺;“钓”字左右结构笔画粗细对比鲜明,使整个字疏密得当,在灵动中不失稳重。
四条屏的诗,是唐寅对生活与自然的礼赞。“杏花春雨晚晴天,篙檝冲烟放钓船。恰有一壶寒食酒,却邀同局话新年”,描绘出一幅春日水乡图。杏花、春雨、钓船,寒食酒与新年之谈,充满生活的闲适与烟火气,在这宁静的画面里,也藏着岁月流转的淡淡感怀。
“俯看流泉仰看松,泉声松韵合笙镛。如何不把瑶琴和,为是今无人姓钟”,则借景抒情,流泉松韵如天然乐章,却因知音难觅,琴音沉默,展现出文人内心深处对知己的渴望,流露出孤独又清高的气质。
“翁乎家在水云居,不弄纶竿便读书。四海五湖风月好,清高谁是笠蓑渔”刻画了一位隐于水云间的老者形象,或垂钓或读书,在天地间享受自在,唐寅借此表达对这种清高脱俗生活的向往。“清驴仙客到诗家,会赏临溪好杏花。山佃驮柴出换酒,邻翁陪坐自捞虾”,呈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充满生活的趣味。
书法与诗歌在意境上相互呼应。诗中的闲适、清高、孤寂等情感,在书法的笔画间得到体现。如“清高谁是笠蓑渔”中“清高”二字,用笔沉稳,结构紧凑,似是在坚守内心的那份高洁;而描绘春日水乡的诗句,书写时线条轻盈流畅,与诗中悠然自得的氛围契合。
在章法布局上,诗的分行排列与书法的字距、行距协调统一。每首诗自成一体,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气息连贯。墨色的浓淡变化也为诗意增色,浓墨处如诗中情感的着重表达,淡墨处则似悠远的余韵,使整幅作品宛如一部和谐的乐章,奏响了唐寅心中的江南逸曲。
释文:
杏花春雨晚晴天.篙檝冲烟放钓船。恰有一壶寒食酒.却邀同局话新年。吴郡唐寅。
俯看流泉仰看松,泉声松韵合笙镛。如何不把瑶琴和,为是今无人姓钟。唐寅。
翁乎家在水云居,不弄纶竿便读书。四海五湖风月好,清高谁是笠蓑渔。吴郡唐寅。
清驴仙客到诗家,会赏临溪好杏花。山佃驮柴出换酒,邻翁陪坐自捞虾。唐寅。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