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行书自诗》欣赏

发布时间:2025-07-29 15:11  浏览量:1

在台湾何创时基金会的藏珍中,一幅汤显祖28岁所书《行书自诗》立轴,恰似打开明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纸本之上,114.5厘米的高度撑起疏朗气象,38.5厘米的宽度里,藏着这位戏剧巨匠鲜为人知的笔墨性情。

多数人识得汤显祖,源于《牡丹亭》的"情至"哲学,却鲜知他笔下的书法同样带着戏文般的张力。这位江西临川才子,21岁中举,34岁登进士,却因不肯依附权贵屡遭贬谪。书法于他,不是仕途工具,而是"情之所至"的自然流露。

"红尘堆里懒低头"起笔便见风骨,行书笔触如行云流水,却在"懒"字顿笔处藏着倔强。"石路迢迢入乱山"七字连绵,似可见作者踏山而行的急切。最动人是后两句,"拟向云边种黄独,几时容我屋三间",笔画渐趋舒缓,仿佛已在云端寻得安顿,将文人"大隐隐于朝"的矛盾,化作纸上的虚实浓淡。

戊辰年(1568年)的六月,正是汤显祖科举受挫后潜心治学之时。款识小字精劲,与正文的洒脱形成奇妙呼应,恰似他在出世与入世间的自我对话。

汤显祖的书法少了馆阁体的拘谨,多了几分戏曲唱词的韵律感。笔画间的留白,如《牡丹亭》中的舞台间隙,引人遐思。这幅作品让我们看见,写戏文的手,握起笔来同样能把人生滋味写得入木三分。

观此作,方知《牡丹亭》的"情",早藏在青年汤显祖的笔墨里——那份对世俗的疏离,对精神家园的渴求,从来都是一以贯之的。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