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鹤壁市城区部分中小学招生划片范围公布
发布时间:2025-07-30 00:03 浏览量:1
各区教育体育局,局属各义务教育学校:
现将2025年鹤壁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办法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招生原则
(一)坚持免试就近入学。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必须严格遵守免试入学规定。严禁通过笔试、面试、评测等任何形式选拔学生;严禁以各类学科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人口分布、学校布局规划、学位供给现状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每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和划片范围,为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就近入学的学位(“就近”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的相对就近,而非绝对直线距离最近)。片区内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或学校实际办学承载能力的,按照已公示明确的规则录取,未录取的学生在相邻片区就近协调安排入学。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市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在市教育体育局统一领导、统筹协调下组织实施。市教育体育局负责市直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工作。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招生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所属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招生计划核定、报名组织、录取审批等,同时负责所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
(三)坚持公民办学校同招政策。继续全面实施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做到招生启动时间同步、招生政策宣传同步、报名录取流程同步。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由户籍或居住证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二、招生对象
小学一年级的招生对象为2019年8月31日(含)前出生,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初中七年级招生对象为2025年小学六年级毕业生。
(一)具有鹤壁市城区户籍,在市城区常住的适龄儿童少年。
1.“人户一致”。即户籍、房产、住址一致,适龄儿童少年与父母(监护人)同一户籍,户籍地址与房产证明一致,房产证明持有人为适龄儿童少年父母(监护人);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监护人)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一户籍,且户籍地址与房产证明地址一致,房产证明持有人为适龄儿童少年父母(监护人)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房屋未交工的不能作为有效居住证明的认定条件。
2.“人户不一致”。具有鹤壁市城区户籍,但不符合上述第一类“人户一致”要求。
(二)具有外县(市)户籍,在鹤壁市城区常住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三、公办学校招生报名办法
(一)“人户一致”适龄儿童少年需提供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有效房产证明。网络信息采集报名点为划片学校所在区,现场确认地点为划片学校(见附件1)。经审核,确认信息无误的,在划片学校就读。
(二)“人户不一致”适龄儿童少年需提供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有效房产证明。山城区、鹤山区、开发区、示范区城区户籍的,网络信息采集报名点为户籍所在区,现场确认地点为户籍所在地划片学校,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淇滨区城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网络信息采集报名点为淇滨区,现场确认地点到以下指定学校办理。
1.淇滨大道以南、兴鹤大街以西区域内,柳江路以北小学现场确认地点为淇滨区天赉小学;柳江路以南、南海路以北小学现场确认地点为淇滨区珠江小学。鹤煤大道以北初中学校现场确认地点为淇滨区第一中学;鹤煤大道以南初中学校现场确认地点为淇滨区齐贤中学。
2.淇滨大道以南、兴鹤大街以东区域内,鹤煤大道以北小学现场确认地点为淇滨区牟山小学;鹤煤大道以南、湘江路以北小学现场确认地点为淇滨区福源小学;湘江路以南、南海路以北小学现场确认地点为淇滨区漓江小学。初中学校现场确认地点为市兰苑中学。
3.淇滨大道以北、兴鹤大街以西区域内,107国道以西小学现场确认地点为淇滨区黎阳小学,107国道以东小学现场确认地点为市实验学校小学部。初中学校现场确认地点为市实验学校初中部。
4.淇滨大道以北、兴鹤大街以东区域内,海河路以南小学现场确认地点为市桃源小学,海河路以北小学现场确认地点为开发区松江小学。初中学校现场确认地点为淇滨区鹿鸣中学。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提供监护人身份证、户口本(与监护人同一户籍)、居住证、工商营业执照或正规劳动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或有效房产证明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网络信息采集报名点为实际居住地所在区,现场确认地点为指定地点(见附件2)。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四、民办学校招生报名办法
(一)招生范围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范围限于审批地行政区域,不得跨学校所在区招生。招生计划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不得超计划招生。
(二)报名条件
具有招生范围辖区内户籍或父母(监护人)具有招生范围辖区内居住证,报名时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等,网络信息采集报名点为民办学校所在区,现场确认地点为所报名民办学校。
五、报名程序
(一)线上信息采集(8月4日—8月6日)。
线上报名有手机端和网页端两种方式。
手机端:通过“豫事办APP”或支付宝“豫事办”小程序,进入“一件事专区”,选择“教育入学”,按页面提示,完善户籍、房产、居住证、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信息等。也可通过“鹤立办APP”,注册登录平台,进入“高效办成一件事”特色专区,选择“教育入学”在线报名。
网页端:进入“河南政务服务网”https://www.hnzwfw.gov.cn,注册登录平台,选择“高效办成一件事”-“教育入学”在线办理。
(二)现场报名确认(8月8日—8月10日)。家长持报名所需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到报名点(学校)进行现场报名确认。
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在此时间段内,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电脑派位,并公布录取学生名单。
(三)教育行政部门审批(8月14日—8月16日)。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义务教育学校审核通过的学生报名材料及资格进行最终审核。
(四)录取报到(8月底前)。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录取结果在网上报名平台或招生学校公布。学生按学校规定时间报到。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做好招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细化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组织实施招生入学各项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二)严格执行政策,规范招生行为。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要求,切实规范民办学校招生。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新生入学后,必须实行均衡编班,均衡配置师资。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等。要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严肃查处招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违反招生政策和工作纪律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
(三)强化服务保障,关爱特殊群体。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原则,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扎实做好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落实“一人一案”要求,做好教育安置,确保“应入尽入”。要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符合条件的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等各类教育优待政策,切实保障其入学权利。要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入学工作。
(四)深化平台应用,优化招生服务。2025年市区义务教育招生报名工作全面通过教育入学“一件事”服务平台进行。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平台应用,加强宣传引导和技术支持,指导家长熟练掌握平台操作流程,如实、准确、完整填报信息。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深入、精准宣传解读招生政策、报名时间、操作流程等关键信息,确保政策家喻户晓。
附件: 1. 2025年市城区部分小学、初中学校招生划片范围
2. 2025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指定现场确认地点
3. 各区、局属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咨询电话
202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