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子苦追二嫂大半生,到手后,他却说我想把妻女一起接过来
发布时间:2025-07-27 13:20 浏览量:1
蒋碧薇的故事,简单明了说,是民国风雨中一场跌宕的豪赌。她让两位头面人物对她一见钟情,甚至有人苦追了半生。蒋碧薇本人,到底长什么样?谁也说不清楚了。大抵是眉目清楚,气质脱俗,那种温婉和灵秀,照片都盛不下。这种女人,想搁在今天,热搜估计都挂在她名字上。她却出生在1899年江苏宜兴的书香人家,按理说,该是一生安稳。
父亲在复旦教书,家有藏书万卷。小时候,姨太太端着碗走过,她还得小声默诗不敢出错。小姐身段,也得练琴棋书画,没一样能马马虎虎。祖上是清朝任过官的蒋诚公,这血脉,谁都挑不出什么错。蒋碧薇倒不觉得特别骄傲,家里那些大人的趣闻,她有时听着都发呆。真要说她和一般家族姑娘不一样,也就多了一点抑制不住的好奇心。
十三岁,苏州查家来提亲。查家有钱得不像话,据说祖宗是盐商,家里能淌出钱河。定了亲后她仔细打量过未婚夫,也没觉得多出彩。两年前那个少年,才让她心里生出了波澜。是的,就是徐悲鸿。彼时他还不是大师,更不算风流。全宜兴人都知道徐家穷。五个弟妹,全盼着他能带口饭回来。徐父教儿子画画,不教他别的。可他那副瘦骨头,笑起来也不过是清清爽爽,打眼一看没什么气势。
她第一次见徐悲鸿,家里正下着雨。那少年踩着湿漉漉的地砖,神色里满是自得。他跟自己父亲说话,其实只是在意屏风后有没有人偷听。这点心思,藏不住的。徐悲鸿家教不严,嘴皮子灵巧。那天,蒋碧薇没多说一句话,可心里却记下了。
之后一切都像水流过弯。徐悲鸿来得勤,蒋家大人只当他是来蹭饭。其实两个人有过约定——那小小的戒指,一边刻着“碧微”,一边是“悲鸿”。没什么山盟海誓,两个人咬着牙,不让别人知道。这是不是青春期的逆反?或许吧。
蒋碧薇那时订了亲,徐悲鸿也是有家的人。他的第一任妻子,听说本名叫张某,孩子也生了,但都没能长大。据中国美术馆官方资料,徐悲鸿的前妻1931年去世,蒋碧薇的情况就简单了。她未婚夫查紫含自作聪明,考学作弊被抓。蒋家正好利用这个由头要求退婚。
退亲就跑,临夜风紧。1917年5月13日,18岁的蒋碧薇卷了点细软,骑乘火车奔往上海再搭船直去日本。那个时代的女孩,哪有这样的胆?她只想着和徐悲鸿过一辈子,这种想法,谁当时都觉得不可能成功。
日本最开始,确有甜蜜。两个人租便宜房,徐悲鸿画油画,她帮人写字、教中文。外头传来关于新世界的议论,她兴致勃勃地讲给徐悲鸿听。他们差点没钱过年,却也乐意熬熬苦日子。没多久,机会来了。1919年,徐悲鸿获官费去法国留学。她不肯留在国内,死活一道去。到了法国,各有各的压力。巴黎的生活哪是中国人吃得消的,别以为徐悲鸿立刻成了什么“国画泰斗”,他们在巴黎的日子,是靠卖画度日。
蒋碧薇的感情观很怪。她对徐悲鸿是真喜欢,但柴米油盐会消耗所有乐趣。她知晓,丈夫的心思,也再装不下自己。1921年,那次德国公使馆的酒会,她本来对红毯没什么兴趣,不过穿了件旗袍,照镜子都嫌花哨。可进了会场,热闹得很,各路中国留学生轮番叫她“徐太太”。那里站着一个男士,满脸呆望。那个人叫张道潘。
让人意外的是,张道潘的来头不小。他在英国念过书,和当时的权贵往来不绝,家庭条件优渥。这类男人见过无数女人,居然对蒋碧薇一见钟情,后来自述时也说第一眼就再也忘不掉。张道潘当时根本没法靠近蒋碧薇,他对徐悲鸿并没什么仇怨,为避免尴尬只敢在天狗会圈子里打转。
天狗会是什么?其实就是留法画家的朋友圈,对,就是那帮人互相舔伤口的地方。张道潘混得开,徐悲鸿混得更开,唯独蒋碧薇站在中间,没人提她难做。徐悲鸿忙着画画,蒋碧薇烧饭洗衣,顺便应付张道潘的热情。朋友开玩笑,说他迟早表白。可蒋碧薇一口咬定这事不会发生,结果1926年,张道潘写了封信,噼里啪啦把心意都摊开了。
蒋碧薇拒绝了。直接回绝。别问张道潘伤不伤心,反正人家两年后就在介绍下娶了个洋女人苏珊。这桩没戏的单恋,看起来终结了。却又没完。
夫妻过日子,是讲实际的。徐悲鸿回国后事业一帆风顺,可很快又有了新的人物。蒋碧薇不是没察觉。老公教女学生,人家女学生美又懂事。徐悲鸿和孙多慈的故事,不用再说。弄得沸沸扬扬,报上都有。1938年7月,《广西日报》还专门刊了徐悲鸿声明和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谁看了不觉得荒唐?
其实也不是毫无征兆。蒋碧薇独自在南京带孩子,家里炸弹时常响。她一边躲警报,一边张罗生计。旧情人张道潘早在海外做官,偶尔写信,关系就这么慢慢暖起来。据公开档案记载,张道潘后来在国民政府担任宣传部长。这个信息你随便查,用不着说谁编的。
蒋碧薇没有当时的勇气去拆穿别人的家。可到了那种山穷水恶的时候,人早就没什么道德大旗好举。张道潘来救她,帮着收拾残局。她直接跟徐悲鸿要到了一百万加一百幅画作,哪怕比不上今天的天价画拍,但当年已是巨款。这笔钱不是补偿,是赎身。谁知道蒋碧薇当时心情如何?她也没自传里写明。或许有点屈辱,又有几分得意?
张道潘和蒋碧薇的关系,这次就不再藏着掖着。张道潘倒也负责,把蒋碧薇和孩子接过去,自家太太苏珊和养女都送去澳大利亚。两人一起住,张道潘身份地位很高,却依然不愿意给蒋碧薇明媒正娶。这种事,听着别扭,看上去她是认了。
这些年如胶似漆,可终归逃不过人老的一天。徐悲鸿和孙多慈闹了十来年,也没个结果。一双儿女,徐悲鸿想起旧情,1950年代后又找到蒋碧薇求复合,哪还有门?张道潘也一样,不到晚年绝口不提“回归家庭”,可一到1958年,年过花甲的他就突然说要把妻女接回来。对蒋碧薇呢?还是只字不提名分,还要求她别对外公开那些陈年旧信。很诡异。他收走所有信件,警告她不能写回忆录,只能等他死了以后再说。
不是所有民国女神,都能大团圆收场。毕竟风华绝代换不来一生平顺。张道潘和徐悲鸿,比她走得都早。她晚年在台北,终于写出《我与徐悲鸿》《我与张道潘》,挑明了一切。1978年去世时,身边没什么喧闹,只落得几年后才零零星星被后世书里翻了出来。
看了这么一遭,或许是,她没有看穿自己想要什么。追了一辈子,前后两段感情都没一个稳定的归宿。她的漂亮、气质和才情,能够吸引无数风云人物,却未必能保护自己到底。蒋碧薇,到底过成了什么样的生活?这种热闹背后,迷茫才是主色调。
最后想说,“一见钟情”也有代价。可真有人不是为了颜值?真要说,蒋碧薇就是那短短几十年的主角,她把自己的幸运,也花得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