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能文,长善书” 明代书法大家莫是龙作品欣赏
发布时间:2025-07-21 15:18 浏览量:1
在明代中后期的书法史上,莫是龙是一位以“书画双绝”著称的文人,其作品兼具晋唐法度与个人性情,在吴门书派与董其昌等名家之间,留下了独特的艺术印记。
莫是龙(约1537—1587),字云卿,号秋水,又号后明,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莫如忠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行草书,受家学熏陶,莫是龙自幼便沉浸于笔墨世界。史载他“十岁能文,长善书”,青年时已在江南文人圈崭露头角,与王世贞、董其昌等名士交游甚密,是“华亭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书法上,莫是龙初学钟繇、王羲之,深得晋人笔法的灵动飘逸,后又参学米芾的洒脱气势,形成了自己“萧散简远”的风格。他的行书笔力劲健却不失流畅,结体疏朗而暗藏筋骨,观其作品《行书诗卷》,可见提按转折间既有古法严谨,又不失文人随性,尽显“以书寄情”的雅趣。
除了书法造诣,莫是龙在绘画与艺术理论上亦有建树。他提出“南北宗论”的雏形,主张绘画应重“士气”与“逸品”,这一观点后来被董其昌等发展完善,影响了明清书画审美数百年。
可惜的是,莫是龙英年早逝,年仅五十便辞世,但他留下的书画作品与艺术思想,为明代书画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再赏其墨迹,仍能感受到这位江南才子在笔墨间寄托的文人风骨与艺术追求。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