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好诗词我不推荐,这8首诗词都是无人不喜欢的佳作
发布时间:2025-07-20 20:35 浏览量:1
第1首 明朝魏大中的《临江仙 钱塘怀古》
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赵家轻掷与强胡。江山如许大,不用一钱沽。
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可怜故事眼中无。但供侬醉后,囊句付奚奴。
这首词上片阐发议论,笔势奇特,叙述宋元时期的亡国情景。下片借岳飞无故召回被害,抒发自己爱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全词借古讽今,以愤激之调,秉笔直书,开怀倾诉,慷慨陈词,风格苍凉悲壮,豪放激昂,犹如怒吼,是明朝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2首 清朝李鸿章的《入都十首》其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入都十首》是李鸿章年轻时的诗作,当时他奉父命入京应试,年少而意气风发,胸怀报国之志。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水平最高的一首,从此诗中能看到李鸿章的年少清狂,可谓豪情壮志满胸,天下尽在我手,不得不说,这首诗诗意盎然,水平很高。
第3首 唐朝李颀的《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是一首反战诗,也是一首很精彩的讽刺诗,讽刺当时皇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频繁挑起边境战争。挑起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不过是赢得“蒲桃入汉家”而已,而代价是“年年战骨埋荒外”。
全诗雄浑深厚,讽刺深刻,体现出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对百姓和戍边战士命运的同情和担忧。
第4首 唐朝张乔的《台城》
宫殿馀基长草花,
景阳宫树噪村鸦。
云屯雉堞依然在,
空绕渔樵四五家。
张乔,池州人,晚唐诗人,生卒年月不详,他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同称为“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他隐居九华山而终老。
这首怀古诗写景抒情,属于常见题材,抒发的是兴亡无常之感,作者的感慨和当时兵戈四起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第5首 唐朝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柳宗元一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当他被贬偏远的柳州时,他两个从弟柳宗直和柳宗一也一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23岁,后继柳宗元的亲人们相继离世,只留下堂弟柳宗一。
柳宗一在柳州又住了约半年后,终要离开柳州到江陵去,离别之际柳宗元写了这首诗赠给宗一。
这首诗既是伤别,又是自伤,表现出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悲愤愁苦之情,尤其“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情真意切,饱含凄苦,读来令人动容。
这是一首饱含人生苦楚和兄弟情深的好诗,读后令人感动和泪目。
第6首 元好问的《摸鱼儿 问莲根有丝多少》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这是一首以爱情悲剧为题材的词作,一对男女青年痴情相爱,但因封建礼教的摧残,最终只能双双投水殉情,这份爱情最终感天动地,催生并蒂莲,诉说着两人的一往情深。
此词高度赞扬青年男女的痴情,同情其不幸,对顽冥不化的封建旧势力进行了无情鞭挞,情真意切,读来令人泪目。
第7首 北宋王安石的《桂枝香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是一首水平很高的怀古词,是王安石词的“压卷之作”。
此词将眼前瑰丽风景和历史波澜和谐地融合为一体,通过对金陵古都景物的描写和历史兴亡、世事沧桑的感叹,表达出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全词雄浑厚重,境界苍凉,风格沉郁悲壮,无限历史沧桑尽在词句之间。
第8首 清朝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深远的夜景,诗人运用精妙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将夜晚的渔船和船上的灯光作为主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