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主导出版了《徐志摩全集》?

发布时间:2025-07-11 14:25  浏览量:1

按常识常理,人物传记应真实地叙写人物事迹;依据这一常识常理,叙写同一件事的不同的人物传记也应大体一致,仅是详略取舍、褒贬态度、语言风格等有所不同。然而,最近在蕃茄有声书听读人物传记《张幼仪: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及《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时却发现:这两部人物传记对到底是谁主导出版了《徐志摩全集》竟截然相反!!!

容易理解,由于传记作者在材料占有、立场偏向等方面有所不同,其传记作品的详略取舍、褒贬倾向等会有所不同。但对同一个主要事件的叙写完全不同,这就令人难以理解。

《张幼仪: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详尽叙写:《徐志摩全集》由张幼仪聘请梁实秋等在台湾出版,丝毫未提及陆小曼等人。为表明所言不虚,现摘引《张幼仪: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第801至804页关于张幼仪主导出版《徐志摩全集》的几段原文:

从欧洲回到香港的家,张幼仪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徐志摩做些什么,让儿孙辈们了解当年那个著名才子徐志摩。

张幼仪打听到徐志摩的好朋友胡适已经于1962年在台北病逝,不过,徐志摩的另外一位好朋友梁实秋和他的表弟蒋复璁都在台北,梁实秋曾担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兼文学院长,不久前已经退休了,蒋复璁是图书馆馆长、博物院院长,他们正好有时间有条件为徐志摩编一套全集。张幼仪到台湾和两位故人见了一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资金由张幼仪来出,让他们协助她搜寻整理徐志摩遗散在各处的文稿。回到香港,张幼仪从自己的旧物中翻出一些徐志摩的信件,正好阿欢从美国到香港探望母亲,他拿着这些信件去了趟台湾,亲手交给梁实秋。

为徐志摩出文集的事情尘埃落定,张幼仪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事……

而《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则说:《徐志摩全集》由陆小曼聘请赵家璧在香港出版,丝毫未提及张幼仪等人。参见下图:

两部传记对同一件事叙写截然不同,令人难以理解,不知如何采信。于是分别询问豆包、Kimi及DeepSeeK;而且,为使不同问题的答案能相互印证,我尽可能询问了豆包、Kimi及DeepSeeK自动弹出的相关问题。然而豆包及Kimi的答案截然相反!幸好,Kimi及DeepSeeK的答案还算可信,且DeepSeeK的答案很全面。它们提供的答案分别如下:

一、豆包的答案:

(一)《徐志摩全集》是张幼仪出版的还是陆小曼出版的?

《徐志摩全集》的出版与陆小曼直接相关,而非张幼仪。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作为其遗孀,耗费大量心血整理他的遗作,包括诗歌、散文、书信等,并于1936年编纂出版了《徐志摩全集》(线装本),这是对徐志摩作品的首次系统整理。

张幼仪虽与徐志摩有过婚姻,且在徐志摩去世后妥善保管了他的部分遗物和手稿,但并未直接主持或参与《徐志摩全集》的出版工作。(按:“妥善保管手稿”与“并未直接主持或参与《徐志摩全集》的出版工作”似有矛盾!下同)

(二)张幼仪在徐志摩去世后做了哪些事?

徐志摩去世后,张幼仪在料理后事、照顾家人及自我成长等方面做了不少事,主要包括:

处理后事与保管遗物:作为徐志摩的前妻,她出面处理了徐志摩的丧葬事宜,还妥善保管了他的部分手稿、书信等遗物,为后来相关作品的整理留存了重要资料

二、Kimⅰ的答案:

《徐志摩全集》是由张幼仪赞助出版的,而不是陆小曼出版。

背景说明

徐志摩去世后,张幼仪做了以下几件重要的事情:

1. 处理徐志摩的后事

徐志摩因空难去世后,张幼仪冷静地承担起处理后事的责任。她安排八弟张禹九带着儿子徐积锴前往济南认领遗体,并在上海为徐志摩举办了公祭仪式。

2. 出版《徐志摩全集》

1967年,张幼仪在台湾找到梁实秋和蒋复璁,请求他们编纂《徐志摩全集》,并提供资金支持。1969年,《徐志摩全集》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

3. 照顾徐志摩的父母

张幼仪对徐志摩的父母非常孝顺,尽管她已与徐志摩离婚,但仍然像女儿一样照顾他们。徐志摩的父亲甚至认定她为义女,并赠送她一栋房子。

4. 资助陆小曼

张幼仪在徐志摩去世后,还曾资助陆小曼的生活,体现了她对前夫及其家人的宽容和善良。

5. 个人事业与成长

张幼仪在徐志摩去世后,继续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她曾担任上海女子储蓄银行的总经理,并创办了“云裳”服装公司,使其成为上海滩的标志性品牌。
张幼仪在徐志摩去世后,不仅妥善处理了他的后事,还通过出版全集的方式保存了他的文学遗产,同时也在个人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展现了她的独立与坚强。

(三)张幼仪为什么决定赞助出版《徐志摩全集》?

张幼仪决定赞助出版《徐志摩全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对徐志摩的深情与责任感

尽管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婚姻并不幸福,但她始终对徐志摩及其家人尽心尽力。她在晚年回忆时曾表示:“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作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她希望通过出版《徐志摩全集》,为他留下一些纪念,也让后人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徐志摩的文学成就。

2. 对文学价值的尊重与传承

张幼仪深知徐志摩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她希望通过出版全集,将他的作品完整地保存下来,供后世研究和欣赏。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徐志摩个人的纪念,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3. 对儿子和后代的交代

张幼仪希望为儿子徐积锴以及后代留下一些关于徐志摩的纪念。她曾表示,希望通过这套全集,让子孙们了解徐志摩的文学成就。

4. 个人成长与释怀

张幼仪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对徐志摩的态度已经从怨恨转变为理解和释怀。她通过出版《徐志摩全集》,也为自己与徐志摩的过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综上所述,张幼仪赞助出版《徐志摩全集》是出于对徐志摩的深情、对文学的尊重以及对个人经历的总结和释怀。

(四)陆小曼有没有尝试出版徐志摩的作品?

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后,一直有尝试整理和出版徐志摩的作品,但过程充满了挫折和遗憾。

1. 早期尝试

陆小曼曾与赵家璧合作,准备出版《徐志摩全集》,并与商务印书馆签订了出版合约。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版计划被迫搁置。抗战结束后,陆小曼发现书稿在商务印书馆的辗转过程中丢失,出版计划再次受挫。

2. 后续努力

陆小曼并未放弃,她在1947年整理出版了《志摩日记》,其中包括徐志摩的多篇日记和书信。此外,她还出版了《爱眉小札》《徐志摩诗选》等作品。她曾计划继续整理徐志摩的其他作品,但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和生活困境,这些计划未能完全实现

3. 最终未能完成全集

陆小曼在晚年仍然希望能完成《徐志摩全集》的出版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她未能看到全集的问世。直到1969年,梁实秋和蒋复璁在台湾编纂出版了《徐志摩全集》,但陆小曼已于1965年去世。

陆小曼为保存和传播徐志摩的文学遗产付出了巨大努力,虽然未能完成《徐志摩全集》的出版,但她整理的其他作品仍然为后世研究徐志摩提供了重要资料。

按:Kimi相关问题的答案能互相印证,且与DeepSeeK的答案也能互相印证,应该可信。其实,只要看《徐志摩全集》的出版信息,答案一目了然。但遗憾我没有。可参见下列图片:

三、DeepSeeK的答案

《徐志摩全集》的出版涉及多个版本,且分别由张幼仪和陆小曼在不同时期参与推动,但两人均未独立完成出版。以下是关键版本的梳理: (一)陆小曼最早编纂的版本(1936年启动,1983年出版)

背景:1969年,在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倡议下,徐志摩表弟蒋复璁和学者梁实秋编订了六卷本《徐志摩全集》,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张幼仪提供了部分珍贵史料(如徐志摩与梁启超的通信真迹)。

大陆引进:2013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引进此版,命名为“张幼仪版”以强调其贡献。(三)其他重要版本

1.韩石山编订版(2005年天津版,2019年商务修订版)

2.顾永棣编浙江版(2015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六卷本,新增《府中日记》等史料,共285万字。(四)各版本对比概览

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版本《徐志摩全集》的主要信息(遗憾不能复制粘贴表格,故转为文字形式):

表格信息包括:版本名称、出版时间、出版地点、主要参与者、特点与贡献。

1.陆小曼版:1983年|香港 | 陆小曼、赵家璧 | 最早编纂(1936年),因战乱延迟出版;香港商务印书馆首次正式出版 |

2.张幼仪版:1969年 | 台湾 | 张幼仪、蒋复璁、梁实秋 | 首部实际出版的全集;含书信真迹;2013年大陆引进 |

4.顾永棣版: 2015年| 大陆 | 顾永棣 | 新增《府中日记》等史料,共285万字 |(五) 结论

1.陆小曼最早整理全集却因历史原因未能及时出版,其成果迟至1983年面世。


2.张幼仪推动了1969年台湾版全集的出版,提供了关键史料,但内容受限于时代。


3.两人均非独立出版,且现代最权威的版本为2019年商务印书馆十卷本(韩石山编订),融合了历代研究成果。

简言之:张幼仪促成了首部实际出版的《徐志摩全集》(1969年台湾版),而陆小曼的编纂本(按:指《志摩全集》)是源头却命运多舛。今日通行本则为学者整合之作。

需要补充的是:陆小曼及他人编辑出版了一些徐志摩某些作品的集子(参见下图),但真正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的则如DeepSeeK的以上介绍。

2025年7月9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