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临刑对奇联
发布时间:2025-07-11 14:07 浏览量:1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几位卓尔不群的怪才,如唐伯虎、徐文长、郑板桥等。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恐怕要算明末清初的诗文评论家金圣叹。
金圣叹(1608-1661年),本姓张,名采;后改姓金,名喟;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吴县人(今江苏苏州)。金圣叹很有学问和才气,批点过不少书籍。明代时,因其为文怪诞不成法,故常被黜。入清后,他绝意仕途,以著述为务,评点天下才子之作,如《离骚》《庄子》《史记》《水浒》《西厢记》以及杜甫的律诗等。所评《水浒》《西厢》流传甚广。
金圣叹批注作品,有胆识、有眼光,每每三言两语便能一针见血地阐明作品要义及作者用心之处,使人顿开茅塞,幡然有悟。
据说,有一次金圣叹到一家寺院闲住,半夜起来想批点些佛经。于是找到寺院住持,说明意图。住持不知他有多高深的学问,便想考考他的文才,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便将佛经拿出来让你批点。”因其时正值半夜,住持即景出句:
半夜二更半
金圣叹听后,左思右想,怎么也对不出下联,只好扫兴而归,佛经自然是未能批点了。
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苏州,金圣叹与另外17个秀才在文庙聚集“哭庙”,复拥至巡抚朱治国大堂抗粮,为民请命,市民从者千余人,要求驱逐昏腐知县任维初,却被加以“上惊先帝(顺治)之灵”的罪名而遭逮捕,押至江宁,被处以死刑。
金圣叹临刑时正值中秋,他忽然在刑场上想起昔日未曾对上的住持长老所出的上联,即景对出下联:
中秋八月中
此时他命儿子赶忙去告知住持长老。
对联虽对上了,他却再也不能批点佛经了。
在法场上,他的儿子悲痛欲绝,泣不成声,置办酒菜作“生祭”,与父亲诀别。金圣叹与其子相对良久,难以抑制的泪水纵横满面,随口吟一上联:
莲子心中苦
其子洒泪对道:
梨儿腹内酸
该对联表达了生离死别之情,语意双关。除字面上的一层含义外,依其所取“莲”“梨”二字之谐音,此联的另一层含义为:
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临刑之际,天降风雪,金圣叹在刑场上还吟绝命诗一首:
天公丧母地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
明日太阳来作吊,家家檐下泪珠流
在场的人闻之,无不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