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人钟应彬——薪火传承中医国粹
发布时间:2025-07-07 21:42 浏览量:1
传承人简介
钟应彬·字栋霖,祖籍广东河源客家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其医脉先祖是钟丁先(1613—1672年),生于明末清初,字后觉、南山,号忏云。幼即颖异,有神童之目,少能诗书。
传承情况与历史渊源
明崇祯十五年,中壬午科解元(省状元),为永安(紫金)县城开城门。他具有一代才子气质风貌,被誉为“天南之异人”和“节义无双士,文章第一人”。崇祯十七年,北上京试,途经河南时得悉闯王入京,折回原籍。后清军入关,散尽家财,起义抗清,后明朝灭亡,一生不踏清土,拒绝高官厚禄。被誉为“天南之异人”。明末时期,解元–钟丁先在进京赶考的途中,得知闯王已入京,遂折返原籍。不久清军入关,丁先散尽家财起义勤王。明幼帝福王朱由崧迁都南京后,获悉钟丁先起义勤王,钦授其福建监军道。桂王(朱由榔)建都肇庆后,升钟丁先为参议,翌年又升为广东按察使司副使。钟丁先与清兵交战15年,途中救下南逃的御医。御医钦佩丁先之忠义和才气,观其为国殚精竭虑,欲报救命之恩,遂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其中宫廷养生膳食——扶正养元汤,原料均为血肉有情之品,经秘制工艺熬煮,大补真元之气,体质遂能慢慢恢复。能调理疲倦、消渴、眩晕、肺痿等清顺治十八年明南朝覆灭,钟丁先解散义军,解甲回乡。清廷两次劝其出仕,许以高官厚禄,但丁先不为所动,均遭拒绝,发誓“不着清朝衣,不踏清朝地、不食清朝谷”。“一臣不事二主”并削发为僧,隐居天字嶂万寿庵、凤安下石彼岸庵,潜心医术,为当地百姓造福。康熙年间,死于彼岸庵,葬在庵侧,终年59岁。
后世医脉代表有钟达森为清朝御医,开创东派医术,其学术特点为:
1、宫廷医学的传承与创新,注重补调兼施;
2、重视伤寒派与温病派相结合;
3、肝脾同调,注重气机疏泄;
4、用药精当,法度严谨。
广收门徒,得意门生如清宫御医韩一斋擅长:肿瘤、男科、痔疮、皮肤病、养生等。一生创立诸多名方,如万鹿王、缩菊饮、肺皮散等。
吾曾祖父为永安县外科名中医,时南岭苏区建立,义无反顾的加入红军医疗队,后于“血田事件”中壮烈牺牲。祖父为县城民间中医,享有誉名。
吾继承祖业,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本博连读专业,著有《古中医智慧·扁鹊望诊》。拜师于国医大师李佃贵、北中医教授&国务院首席中医顾问来正华,东派中医世家第十代传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古中医绝技扁鹊望诊传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委员。腾讯音乐人,代表作《Valentine Night》、《霓虹诗人》等。任大医名药生物科技CEO(中医药大健康)、元山堂医药CTO/股东(药食同源)、九曜生命健康CTO/股东(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