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0句恬静诗词,一半诗意,一半人间烟火

发布时间:2025-11-18 15:28  浏览量:1

01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山居的日子能做些什么呢?不过是收集松花来酿酒,舀取春水来煎茶。看似简单的问答里,藏着对生活原始状态下的幸福,陶醉于亲手创造的清欢世界里,真是别有洞天。

02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如烟的垂柳掩映着彩绘的桥,随风轻摆的帘幕与翠绿的帐幔后,是高低错落的万千人家。用画笔般的文字,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宋代杭城的生动画卷,那帘幕后的烟火人生,比任何繁华景象都更令人神往。

03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夕阳残霞笼罩着孤村,轻烟缭绕在老树寒鸦周围,一只鸿雁的影子划过天际。在这片萧瑟的秋景中,远飞的鸿雁仿佛带着我们的思绪,一同去寻找别人所追慕的生活。

04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坐着舀取清冽的山泉,看着茶末在釜中慢慢煎煮。多想把这碗刚沏好的茶,送给同样懂得品味的远方友人。煎茶时的专注与寄茶时的怅惘,寄寓的都是对知音最深切的思念。

05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不要再对着故人思念故乡了,且用新生的火苗烹煮新采的茶。写诗饮酒,都要趁着这大好年华。这是词人在劝慰友人,也是在宽慰自己,珍惜当下,才能不负时光赠予我们的美好。

06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在小楼里静听了一夜的春雨,清晨深巷中便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春雨与杏花之间,原来只隔了一个夜晚。这细腻的感知里,藏着诗人对生活节奏最诗意的把握。

07

园丁傍架摘黄瓜,村女沿篱采碧花。

——宋·陆游《秋怀》

园丁在瓜架旁采摘成熟的黄瓜,村女沿着篱笆采摘碧绿的花叶。这充满劳作美感的画面,比任何田园诗都更真实动人,国泰民安的生活,从来都不需要轰轰烈烈,而在平平凡凡的真实。

08

村姬结束新螺髻,傍晓比邻唤采茶。

——清·林以宁《谷雨 其二》

村里的姑娘 们梳起新的螺髻,天刚蒙蒙亮就互相呼唤着去采茶。清晨的呼唤声里,带着劳作的欢快与生活的温度,比任何精致的妆容都更美丽动人。

09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午间的茶杯里浮着雪沫般的茶花,尝着蓼芽蒿茎的春盘。人间真正有滋味的,正是这般清淡的欢愉。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词人终于懂得,最珍贵的味道,往往就藏在这些素朴的日常里。

10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唐·张继《山家》

行人走过吱呀的板桥,桥下泉声潺潺,正午时分,茅檐下传来鸡鸣声声。这山居的日常里,每一种声音都在诉说着生活的宁静与自足。

11

远林烟火几家村。引入沧浪鱼得计,展成寥阔鹤能言。

——宋·辛弃疾《浣溪沙》

远方的林间升起几处炊烟,那是一个小村庄。将沧浪之水引入池塘,鱼儿自在游弋,开阔天地间,白鹤的鸣叫如同诉说。这幅舒适的田园画卷里,每处细节都在诠释着何为“各得其所”。

12

江村日无事,烟火自相依。

——宋·陆游《秋夕书事二首 其二》

江边的村庄终日闲静,只有炊烟袅袅相依。这“无事”中蕴含的安宁,这“相依”中透出的温暖,正是战乱年代里最珍贵的太平光景。

13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九》

山间层层盛开着桃李花,云雾缭绕处升起炊烟的地方就是人家。诗人用最诗意的笔触告诉我们,再高的山上,也住着向往美好生活的普通人。

14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宋·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千顷稻田飘香,这是夜夜风露精心酿造的成果。词人将自然拟人化,让我们看见,每一粒丰收的稻米背后,都是天地无私的馈赠。

15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明·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山僧翻过山岭去看茶树的长势,村女在酒垆前煮酒,香气四溢。僧人的虔诚与村女的勤劳,在这山水间交织成和谐静美的生活韵律。

16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何时才能归隐,做个闲人?面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流云。这朴素的愿望里,藏着对精神自由最深的渴望,当我们不再被外物所累,最简单的拥有就是最大的富足。

17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来往的人们,只知喜爱鲈鱼的鲜美。请看看那一叶小舟,在风浪里如何出没的。诗人用平静的笔调,让我们看见美味背后渔夫的艰辛,用善良的眼睛看见本真,就是最深的慈悲。

18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拄着拐杖站在柴门外,迎着晚风聆听蝉鸣。渡口还剩一抹落日,村里已升起一缕炊烟。这每个意象都在诉说着同一种语言,关于黄昏的恬静柔美,关于归家的温存。

19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新酿的酒还浮着绿色泡沫,红泥小火炉烧得正旺。今晚看样子要下雪,兄弟,能不能来共饮一杯?简单的邀约里,洋溢世间最温暖的友情,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20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在村舍外、古城边,拄着藜杖在斜阳下漫步。感谢昨夜三更那场及时的雨,让我在这纷扰人生中,又得到一日清凉。历经沧桑的才子,依然保有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之心,这份通透最是难得啊。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