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巴蜀古道的历史回响——万梁驿道

发布时间:2025-11-13 15:09  浏览量:2

“蜀道难行高接天,

秦关勒马望西川”。

蜀道,

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

最艰险复杂的古驿道系统。

其中,

最靠南的荔枝道

是重庆境内唯一的古蜀道。

唐代风流才子杜牧一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写尽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

也让荔枝道声名鹊起。

以文物说丨万梁驿道

荔枝道,作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的一条“南北捷径”,从重庆的涪陵、垫江出发,穿越巴山,连通四川与陕西,直达古都西安。在这条古道上,作为水陆交通枢纽的万州,是荔枝道上的重要节点。而连接万州与梁平的八十里万梁驿道,更是这条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梁驿道,在清代方志中被称为“西大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述,“溯江入蜀者,至此(万州)即舍舟而徒,不两旬可至成都,行舟即须十旬。”也就是说,经万梁驿道步行入蜀不需二十日,走川东水路却要百日,足见其便捷。陆游的《剑南诗稿》中记载了从万州西行梁山军的路线。“置邮传命”,保障军情政令通达传输,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控,这是万梁驿道开辟伊始的核心功能。

1914年,

近现代邮政兴起,

驿铺逐渐裁撤。

1927年,

渝东北地区首条县际公路

——万梁公路建成,

万梁驿道的交通运输功能

被进一步削弱。

随着现代公路交通系统的

快速发展和完善,

这条繁华千年的万梁驿道,

渐渐隐秘于青山之中,

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今,

318国道、万梁高速公路

与万梁驿道相邻而行,

穿越崇山峻岭,

它们共同见证了

渝东北社会发展变迁、

三峡地区人口迁徙、

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

诉说着巴蜀大地发展的

历史进程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