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笔风雷——论陈建国书法

发布时间:2025-08-04 22:44  浏览量:15

陈建国书法是安徽书法中的性灵派。

安徽出过老子、庄子、邓石如、陈独秀、胡适之等名人,所以我一直对安徽人抱有深深的敬意。故而在我看来陈建国写字具有安徽人那种独标气格,挥洒性灵,莫可端倪,特立独行的特质。他的书法不仅让人觉得十分独特,而且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只可有一不可有二,观之令人过目不忘。可以想见其在乘兴挥洒之时,那种遗落一切,意趣风发,快心快意时的情景。书法在他那里就是表现心灵性情、表现格调意趣、表现真率人生的手段。看他的字具有一种“一樽相对,各倾肺腑”的真诚和坦然的感觉。

细细琢磨陈建国的书法可以发现其主要汲取了宋人书法“逸”的创作方法,取米芾以“势”结字造型之意和黄庭坚长枪大戟笔画的悠长之美,加之运用局部夸张手法,使得个别笔画得到凸显和张扬。这种艺术风格一直到了明代陈洪绶开始确立和演绎,可以说陈建国的书法是进一步的延伸,成为一个独特的分支。陈建国书法习古而不泥古,字势中的奇崛、险峻、俊爽、洒脱等特质是其比较鲜明的艺术要素,我们可以在其作品中俯拾皆是。

陈建国书法值得称道的还是其线条的内蕴和品质,其中锋运笔十分沉稳老辣,线条的品质很高,行笔节奏自然悠扬,控制到位,速度稍一加快形成的枯笔犹如一口高度烧酒下喉,爽口爽心,十分过瘾,令人生乘醉长啸之感,这也体现了陈建国深厚的书法功力和过硬的驾驭能力。此外,他书法中字势的上下衔接,左右生发,都能做到随意自然,同时又有嘎嘎独造之美。如果说他的一些斗方作品能体现他文人的特性,而一些对联作品则更能彰显他才子的特点,而在一些中堂作品中流露得更多的是一个书法学者的人文修养和情怀。真所谓疏横秀逸,纵笔挥洒,一笔一画都足以成为皖派书法之典型。不仅如此,他还常常自撰其诗词、楹联,实为可贵。

可以说,陈建国既是中国文人书法传承之代表,也是当今皖派书法的引领者。

百年红烛短,一书夕阳深。人生短暂,书法永存。陈建国也是我生命旅途中因书法而结缘的好友并引为知己。陈建国不唯书法有性格,为人处事更具仁者爱心。其待人极为真诚,不尚虚假,以至诚至真、掏心掏肺的态度结交朋友。你与其相交感觉的是安徽人的那种至诚大气,坦然率真的品性,你会感觉到他身上的那种炽热的温度。他一度执掌安徽文博权柄,曾为安徽省文物局局长,在其任上曾经有过多次重大文物考古新发现,成为中国文物史上光辉的一笔。

全省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国保单位的大幅增加、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博物院新馆的落成等等,都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智慧与汗水。但你从未在其口中有一丝一毫自夸之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就是他做人的力量,也是他身上文化的力量。就像他写字一样,不是为了换钱,也不是为了讨好世人,只是自我性情的流露。所谓“不将笔札媚公卿,激浊扬清为不平”,书法和人生都是在表明他的一种态度:我们绝对不肯低俗媚世,哪怕只有我一人孑孓独行。这就是腔调,更是他做人和为艺的格调。

陈建国风度简远,功成不居。翛然物外,唯好书法,高情远致,弥以自乐。

关山万重,书法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