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才子秦观经典七绝,品读婉约派的柔情与闲愁

发布时间:2025-10-05 12:04  浏览量:1

提到秦观,多数人先想起“两情若是久长时”的婉约词章。殊不知这位“山抹微云君”的七绝同样惊艳,或绘春景如工笔,或抒乡愁似低语,将细腻情愫藏于清新景致中。以下8首,带你读懂淮海居士的诗中乾坤。

1. 《春日五首·其一》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一夜轻雷伴细雨,晨起阳光洒在碧瓦上,光影错落如诗。最绝是后两句,将带露的花草写活了——芍药沾雨似含春泪,蔷薇垂枝如娇卧晓风,“有情”“无力”四字赋予花草人情,把春日雨后的柔媚写得淋漓尽致。难怪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这般描摹堪称“以词为诗”的典范。

2. 《纳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日追凉的寻常场景,被秦观写得清幽绝俗。拄杖寻凉、倚床小憩,动作闲适;月明之下,船笛隐约,晚风停处,莲香暗涌,声色气味俱全。表面是写纳凉之乐,实则藏着被贬后的心境——躲开官场纷扰,在自然中寻得片刻自在,“自在香”亦是诗人的向往。

3. 《三月晦日偶题》

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别家伤春叹落花,秦观偏说“春去不必恨”。前两句点出世人惜春的常态,后两句笔锋一转,道尽豁达:春花谢了有夏木,浓密绿荫正合心意。这不仅是对季节的坦然,更藏着对人生起伏的通透——就像他历经贬谪仍能寻得心安,把失意化作了从容。

4. 《秋日》

宋·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秋夜行船图被写得极具张力。霜落邗沟,水清星明,菰蒲丛生处仿佛无路可走,正茫然时,忽然传来人家笑语。前三句的“静”与后一句的“动”形成反差,就像人生低谷中的意外温暖,于清幽中藏着惊喜,画面感与余味兼备。

5. 《泗州东城晚望》

宋·秦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这首诗堪称“诗中有画”的范本。白水环绕孤城,暮雾中船影人声隐约,林梢一抹青黛似画——那该是淮水转弯处的青山吧。从近景孤城到远景青山,由实入虚,把黄昏的朦胧意境写得层次分明,读来如观一幅淡彩水墨,清新又悠远。

6. 《处州水南庵·其一》

宋·秦观

竹柏萧森溪水南,道人为作小圆庵。

市区收罢鱼豚税,来与弥陀共一龛。

贬谪处州监税时的诗作,藏着难言的无奈与慰藉。前两句写水南庵的清幽:竹柏森森,溪水之南藏着小圆庵,“圆”字一语双关,既状庵形,又合佛家“圆通”之意。后两句道破实情:在市井收完鱼豚税后,便来庵中与弥陀为伴。俗事与禅心的交织,正是他当时“闹中取静”的心灵写照。

7. 《还自广陵》

宋·秦观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极富童趣的一首小诗,写归途所见水鸟。天寒时水鸟成群相依,在夕阳下嬉戏,行人走过也不躲避,直到水声惊起,才一齐飞散。“戏落晖”“一齐飞”的细节鲜活灵动,把水鸟的慵懒与机敏写得惟妙惟肖,字里行间满是对自然生灵的喜爱。

8. 《金山晚眺》

宋·秦观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金山晚眺的夜景如临眼前:西津江口挂着新月,水气迷蒙接天际,沙洲白沙模糊难辨,唯有点点灯火是渔船。诗人以明暗对比勾勒夜景,“月初弦”的淡亮与“灯火”的微光相映,把江夜的苍茫与朦胧写得入木三分,读来如临其境。

秦观的七绝从不是简单写景,春有芍药含情,夏有莲香自在,秋有舟中笑语,冬有水鸟戏晖,景中藏着心境,淡语里含着深情。这便是“苏门学士”的功力——于寻常处见精妙,于婉约中藏风骨。你最爱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