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铁保:十七幅经典书法的笔墨之美(下)

发布时间:2025-10-06 07:33  浏览量:1

铁保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笔墨兼融二王灵动、颜柳筋骨,自成一格。今撷其十七幅经典书法,观之可见行草的劲健流畅、楷书的方正严谨,于纸间体悟其深厚摹古功底与文人风骨,尽赏清代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题记

清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阶段,前期延续晚明书风,后期风格多样。著名书法家如王铎、傅山等推崇晚明新风,赵孟頫的行书影响深远。隶书方面,王澍等人风格独特。帝王书法也颇具特色,如康熙的清秀、乾隆的清丽。清代书法展现了古典与创新的交融。‌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书法作品。

铁保(1752-1824),字冶亭、铁卿,号梅庵,满洲正黄旗,栋鄂氏。出身武将世家,却弃武从文,19 岁中举、21 岁成进士,入仕近五十年,官至一品,致仕时为三品。居官敢任事,乾隆赞有大臣风。善诗,与百龄、法式善称三才子;工书画,为 “乾隆四大家” 之一,刻《惟清斋帖》,著有《惟清斋全集》等。

铁保书法造诣深厚,楷书宗颜真卿,得浑厚庄重之气;行草书师法二王、怀素及孙过庭,兼具流畅灵动与豪迈风骨。其书与刘墉、翁方纲、永瑆并称 “乾隆四大家”,刻《惟清斋帖》广受推崇,尽显清代书坛名家风范。

代表作品有:《行草临王帖册》《临王羲之帖》《行书七言联》《楷书册页》《楷书大唐中兴颂立轴》等。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立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立轴》此行书立轴,虽未提及尺寸、藏地及款印等细节,然据其书风:当融二王的灵动神韵与颜柳的刚劲筋骨,兼具摹古精熟与个人意趣,笔法劲健、气息沉稳,尽显其行书典型艺术特质。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册页六页》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册页六页》此行书册页凡六页,依其书风可知:融二王灵动神韵与颜柳刚劲筋骨。每页笔墨劲健、气息连贯,既显摹古精熟功底,又含个人意趣,尽显行书沉稳大气的艺术特质。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高情和气八言联》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高情和气八言联》此行书八言联,联文含 “高情和气”,虽未详尺寸、藏地及款印,然依其书风,当融二王神韵与颜柳筋骨。笔法劲健、结字稳妥,既显摹古功底,又含个人意趣,尽显行书沉稳大气之态。

清代书法家铁保《楷书博康先生四屏》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楷书博康先生四屏》此楷书四屏,虽未详尺寸、藏地及款印,然依其楷书风格:具结字方正峻拔之态,亦可能融入个人特色。四屏布局当气息贯通,笔墨间显楷书严谨规整,尽显其摹古功底与书写功力。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有儒学晋五言联》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有儒学晋五言联》此行书五言联,联文 “有儒学晋”,虽未提尺寸、藏地及款印,然据其书风,当融二王灵动神韵与颜柳刚劲筋骨,笔法精熟、结字稳妥,既显摹古功底,又含个人意趣,尽显行书沉稳大气之特质。

清代书法家铁保《楷书扇面》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楷书扇面》此楷书扇面,虽未详尺寸、藏地及款印,然依其楷书风格:具结字方正之态,或融入横画 “燕尾” 等个人特色。扇面形制受限下,仍当显楷书严谨规整,尽显其摹古功底与适配形制的书写巧思。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扇面》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扇面》此行书扇面,虽未详尺寸、藏地及款印,然依其书风:当融二王灵动神韵与颜柳刚劲筋骨。扇面形制有限,笔墨却能适配布局,既显摹古精熟,又含个人意趣,尽显行书劲健又不失灵动的特质。

清代书法家铁保《楷书三友图扇面》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楷书三友图扇面》此楷书扇面关联 “三友图” 主题,虽未详尺寸、藏地及款印,然依其楷书风格:具结字方正峻拔之态,融入个人特色。适配扇面形制,笔墨间显楷书严谨,亦见其摹古功底与结合主题的书写巧思。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扇面》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扇面》此行书扇面,虽未提及尺寸、藏地及款印,然据其书风,当融二王的灵动气韵与颜柳的刚劲筋骨。因扇面形制受限,笔墨更重适配布局,既显摹古精熟功底,又含个人意趣,尽显行书劲健灵动的特质。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扇面》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扇面》此行书扇面,依其书风:必融二王灵动神韵与颜柳刚劲筋骨。扇面形制有限,笔墨却能适配弧形布局,既显摹古精熟功底,又含个人意趣,尽显行书劲健又不失流畅的艺术特质。

清代书法家铁保《楷书人帖跋册页》赏析

铁保《楷书人帖跋册页》之一

清代书法家铁保《楷书人帖跋册页》此楷书册页为 “人帖跋” 内容,然依其楷书风格:具结字方正峻拔之态,亦可能见横画 “燕尾” 等个人特色。笔墨间显楷书严谨,兼具对法帖的理解与自身摹古功底,尽显书写功力。

铁保《楷书人帖跋册页》之二

铁保《楷书人帖跋册页》之三

铁保《楷书人帖跋册页》之四

铁保《楷书人帖跋册页》之五

铁保《楷书人帖跋册页》之六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临大令帖手卷》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临大令帖手卷》此行书手卷,乾隆甲寅二月临绍兴帖大令数种,钤 “经筵讲官” 等印,鉴藏印含 “太谷孙氏家藏” 等。笔墨融二王神韵,摹古精熟,兼具个人意趣,尽显其行书劲健沉稳、气息贯通的特质。

释文:献之等再拜:不审海监诸舍上下动静,比复常忧之。姊告,无他事。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献之等当须向彼谢之。献之等再拜。(王献之鹅群帖)。

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当具东改枋三四。吾不可去,当自力无湖迎汝。故可得五六人小枋。诸谢当有,有便是见。今当语之,大理尽。诸信可一一(具)白。胛痛不可比而作书纪(殆)若不可识。(王献之江州帖)。

鄱阳书停诸舍,便有月未具,散骑书知情至,草草未发遣,奉去月余,承妇等复不能差,深忧虑耳。(王献之鄱阳帖)。

知铁石前往快作乐,诸君善处世达于当年,不复过此。仆端坐将百日,为*居解日耳,不知那得一散怀。惟何其相思之深,临书意塞,(王献之知铁石帖)。

近奉阿姑告,知平安。极慰人意。献之遂不堪暑,气力恒,恐是恶风。大都将息,近似小却。(王献之阿姑贴)。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草书草书节临怀素自叙帖》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草书草书节临怀素自叙帖》此纸本册页作于 1797 年(嘉庆二年),时年 46 岁任礼部左侍郎,临怀素自叙帖,用笔流畅显草书功力。钤 “经筵讲官” 等印,另有 “印香阁收藏书画图书记” 等鉴藏印,后者印主未详。共22页,上传两页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草书十二屏》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草书十二屏》此作属行草书十二屏,然依其书风与 1797 年临帖功力可知:当融怀素草书流畅与二王神韵,兼颜柳筋骨。十二屏布局气息贯通,钤印或含个人标识,尽显其行草劲健灵动与章法把控力。

清代名臣铁保《楷书大唐中兴颂立轴》赏析

清代名臣铁保《楷书大唐中兴颂立轴》尺寸、创作时间不详,然依其楷书风格可知:或具结字方正峻拔之态,笔墨严谨规整。既显对经典碑帖的摹古功底,又含个人书写特色,尽显楷书沉稳大气与立轴形制的庄重感。

清代名臣铁保《行书万卷百年七言联》赏析

清代名臣铁保《行书万卷百年七言联》此行书七言联,联文含 “万卷”“百年”,依其书风可知:融二王灵动神韵与颜柳刚劲筋骨,笔法精熟、结字稳妥。既显摹古功底,又含个人意趣,尽显行书沉稳大气与楹联的对称美感。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滕王阁序》赏析

清代书法家铁保《行书滕王阁序》此行书长卷纵 43.4厘米、横 647.9厘米,辛未年嘉平月书王勃《滕王阁序》于西京官阁南轩,共 22 幅,上传两幅赏析。笔墨融二王神韵,苏庚春题跋,尽显其行书劲健流畅与长卷章法把控力。

欣赏铁保十七幅绘画作品,深感其风格兼具文人雅韵与法度严谨。笔触或细腻勾勒,或洒脱挥毫,线条灵动且力道暗藏,色彩清雅不艳俗。有些题材虽未详述,却能从笔墨间见其功底,既显传统绘画的承袭,又含个人审美意趣,观之如品清茗,余味悠长,足见其艺术修养深厚。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清代铁保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