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这场文学讲座干货满满接地气 银发学员直呼“过瘾”
发布时间:2025-09-26 20:59 浏览量:2
9月25日,在岳阳市文联“名家讲坛”,座无虚席,走廊空地上都挤满了120多名银发文学爱好者。他们津津有味聆听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教授余三定的精彩讲座,收获满满,直呼“过瘾”。岳阳文化名人谢作文、李水生、曾君华、蒋正亚、袁军等参加。
该活动由岳阳“洞庭南路记忆”与“巴陵老街故事”两个微信公众号平台联合举办。
文学评论如何“出彩”?讲座中,余三定教授以“文学评论的多种角度”为题,从主题、人物、情节、场面、风格、独特等六个方面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文学评论创作的秘诀,他用熟悉的乡音与大家交谈,宛若老友闲话。他说评论主题时,有“辞掉工作,没有收入,离开家人,只留女朋友”的风趣生动和“谁也没有说服准”的坦率真诚;在评论人物和情节时,解读金圣叹“第五才子书”的博学和精辟;在分析场面、细节描写时,有潘金莲的39次“叔叔”和彭东明《故乡》里“烟屁股”的治学严谨;在讲述“独特角度”时有介绍自己参会文章受他人作品启发的谦逊儒雅。
讲座中,余三定教授介绍了40多年来自己在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方面的经验与心得体会,阐明了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文学创作如秋日洞庭的水波,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致铺陈,又兼有“渔舟唱晚”里藏着的生活温度;文学评论则似岳麓书院的碑刻,既要观点鲜明如碑上字迹,又要论据扎实如碑下基石。所以说文学评论站位更高。
活动主办方“洞庭南路记忆”秘书长吴光辉在总结发言称赞:余三定教授的讲座用最朴实的语言带来最实用的干货,是一场兼具高度与温度的文学大餐,内容详实、生动,语言朴实接地气,既有理论深度,更有实践指导意义,帮助大家拓展了创作视野,增强了文艺评论的写作能力。
本次活动不仅让中老年文学爱好者近距离接触到了文学创作的魅力,更激发了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收获颇丰。学员红月亮说:“余教授的讲座通俗易懂,很接地气,风趣幽默,韵味十足,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此次活动策划者李星吾、严小平表示,“洞庭南路记忆”与“巴陵老街故事”两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将秉持为大家服务的宗旨,今后将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建快乐交流与文学养老的平台,让书香滋养着每一颗热爱文学的心灵。
据悉,两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分别创建于2021年和2025年,吸引近千名岳阳市社会各界中老年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平均年龄68岁,年龄最大者89岁。目前已发各类文学作品近3千篇,成为岳阳网络文坛一道亮丽风景线,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宁平)